閩南最具代表性民間舞蹈拍胸舞
拍胸舞
現今閩臺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兩金”的音樂,其源頭則起于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所保留的傳統宋元古南戲劇目《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表現主人公鄭元和上京赴試,途中因迷戀歌伎李亞仙,至三千兩金盤纏用盡,被迫流落街頭與眾乞丐為伍,沿街沿巷邊演唱自訴身世的“三千兩金”,邊踏跳“拍胸舞”的情景。該舞蹈與音樂后來流入民間,廣為傳播,至如今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兩金”音樂,“乞丐舞”因此也成為“拍胸舞”又一別稱。而“拍胸舞源于宋元南戲《鄭元和》”的傳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認為就是“拍胸舞”的源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一批代表性藝人的不斷總結、豐富創新,“拍胸舞”動作已從最初始、最田野的基礎動作“打七響”,發展到拍擊肩、臂、胸、脅、肘、腿、足等部位,并創造出一整套新的舞蹈動作組合。
關鍵字: 代表性 民間舞蹈 泉州 漳州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