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于1985年4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福建省龍巖市新羅、上杭、連城三縣(區)交界地帶,總面積22168.5公頃,是福建著名的天然林區,位于武夷山脈南段與博平嶺之間的玳瑁山的主體部分,俗稱quot;梅花山十八洞quot;。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森林生態、自然環境具有相對獨立性,其大面積的森林資源是各種生物的保護傘、避難所,區內生物資源豐富奇特,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天然的基因庫,是生物科學研究的理想基地。植物方面:梅花山保護區植物區系成份復雜,植被區系具有中亞熱帶南緣向南亞熱帶過渡的特點,組成典型的亞熱帶森林植被,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竹混交林,竹林,亞熱帶山地灌叢,草叢等11個植被類型63個植物群系。區內植物種類僅維管束植物有184種734屬1628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區的有觀光木、福建柏、鐘萼木、傘花木等23種,珍稀植物60余種。動物方面: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屬東洋界的中印亞界偏中北地帶,具有向古北界的中亞過渡性,蘊藏棲息著豐富的野生動物。有陸棲野生動物362種,獸類6日20科66種,鳥類17目40科198種,爬行類3目10科40屬69種,兩棲類2目8科29種,還有魚類5目14科51屬65種,貝類4目15科27種及浮游動物9目32科170種,有昆蟲20目150余科2000余種,大型真菌116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華南虎,金錢豹、云豹、金貓、黑鹿、梅花鹿等42種珍稀動物和金斑啄鳳蝶,詹彩臂金龜等珍稀昆蟲。梅花山是閩西地區良好的生態源。由于森林茂密,地表覆蓋良好,成為閩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據測算,每年可涵蓄降水20933.3萬方,每年釋放氧氣4.3萬噸,集落粉塵50多萬噸;減少地表侵蝕量500多萬方。因此,我們有理由可以把梅花山看成是閩西地區一巨型的空氣凈化器和新鮮空氣制造廠。梅花山由于山體高大及所處的特定地理位置,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山地氣候,因離海洋較近,常受到東南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加上西北和東南有武夷山脈和博平嶺作天然屏障,對寒流南下和海洋暖濕氣候入侵起阻擋和截留作用,形成龍巖中心城市冬暖夏涼,氣溫、濕度較為穩定的特點。梅花山的存在不僅對龍巖中心城市氣候調節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對鄰近地區的氣候產生巨大影響,由于山體對冷空氣的屏障作用,使處于梅花山東南側的雁石溪谷地、永定河谷地及南側的黃潭河谷地、汀江谷地成為整個閩西地區熱量最豐富的地方。梅花山保護區完整的山地生態系統,復雜多樣的生境條件,層次分明的垂直景觀,種類豐富、區系復雜的動植物資源,具有很大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是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理想基地,也是向廣大干部群眾普及自然科學知識,進行自然保護教育的大課堂,更是促進閩西革命老區兩個文明建設的保障,因此我們應當更加努力地保護她、百倍地珍視她,為人類和子孫后代造福。
關鍵字: 亞熱帶 保護區 動植物 地理位置 梅花山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