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街
紅軍街原名嶺上街,由于當年紅軍在兩邊墻上刷寫標語和文告而得名為“紅軍街。 在紅軍街左側有口水井,名叫“紅軍井。當年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政委經常在百忙之中,利用閑暇時問,深入群眾,為百姓挑水、打柴,充分體現了軍民魚水之情。在陳宅對面的墻上刷有當年紅軍書寫的白色大字標語及巨幅文告,該文告的題目是: 《告劉和鼎部下士兵及下級官長書》。整幅文告寬4.2米,高2.6米,豎寫楷書黑字28行,全文665字,文告內容:深刻揭露了國民黨不抵抗日寇,而同室操戈的丑惡面目。并號召劉和鼎部下(劉和鼎為國民黨湯恩伯的第56師師長)官兵們走到紅軍隊伍當中來,共同抗日。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深明大義,激發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紅軍離開泰寧后,國民黨政府曾派人用濃石灰水涂刷覆蓋。解放后,石灰淡化,黑字顯現。經復原,字跡仍清晰可見,現列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老區泰寧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宣傳革命傳統教育的“活教材。
關鍵字: 中華民族 中國共產黨 國民黨 文物保護 愛國主義 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