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境第一連”在兵團農十師185團境內,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一線的1連是全國離邊境線最近的一個連隊,與哈薩克斯坦國隔河相望。
走進一連,鑲有“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后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旁牧羊牛”、“割不斷的國土情,難不倒的兵團人,攻不破的邊防線,摧不垮的軍墾魂”的兩塊長城形狀的碑特別引人注目,與正中標有“西北邊境第一連”的一連連部構成了一個莊嚴和諧的整體。
僅有幾十名職工的185團一連是兵團駐守在祖國最西北邊的一個農業連隊。這里每年不但有半年時間被七、八十厘米厚的大雪封閉,還是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等并列的世界四大蚊區之一。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5名軍墾戰士來到這里戍邊維穩,并在此基礎上組建了185團一連。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守護在相當于全新疆六十五分之一邊境線的最前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種“政治田”、放“政治牧”,在邊境線上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有生命的界碑。四十多年來,已經有500多位為祖國奉獻了一生的兵團人長眠在185團的中哈邊境一線。連隊職工逢年過節都要在自家門口懸掛國旗,表達為祖國屯墾戍邊的豪情壯志
近年來,這個被稱為“西北邊境第一連”的連隊,每年都吸引全國各地的上萬名群眾自發到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其中青少年達到三、四千人次。他們來到這里后,都要傾聽老職工們講述當年大家冒著生命危險迎戰中哈界河特大洪水,迫使洪魔重返故道,使55.5平方公里國土寸土沒丟,以及中哈邊境哈薩克斯坦方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后,一連住房和財產全部被毀,全連職工群眾卻無一人后撤,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祖國領土完整的感人故事。
許多人說,只有到了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國家,什么叫民族,才能感受到兵團人那種戍邊情感和愛國情懷,他們是祖國真正最偉大的公民。
一連干部職工以對黨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祖國的無限忠誠,用信念和赤誠在邊境一線樹立起一座永不移動的界碑。他們的營地在邊防哨所的前沿,他們的莊稼種到界河邊的鐵絲網前,哨所的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而這群人一住就是幾十年,被譽為“鐵打的營盤永遠的兵”。如果說共和國的屯墾戍邊史是一部百萬軍墾戰士用青春和熱血譜寫的英雄史詩,那么,一連可以說是兵團屯墾戍邊偉大創舉中的一個縮影。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