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湖
馬踏湖位于淄博市桓臺縣東北部的起鳳鎮,這一帶地勢低洼,孝婦河、烏河、豬龍河在這里匯流,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湖泊。1995年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列為省級生態功能示范區和國家濕地保護區。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稱霸之后,在起鳳鎮會盟各國諸侯,眾諸侯也唯恐落入圈套而率大軍蜂擁而至,大批戰馬將這里踏平成湖,所以稱作“馬踏湖,又名會城湖。千百年來,馬踏湖以她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神奇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對。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云錦緞,縱教匹練寫秋光。人們選用詩中所含的“錦秋二字來命名湖,這樣,馬踏湖又叫錦秋湖。馬踏湖碧水瀅瀅,2100多條渠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湖區27個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連水,戶戶通船,門前搭起小橋,院后泊著小船,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因而,馬踏湖風景區又有“北國江南水鄉之美稱。進入風景區,里面有多處站點可以乘坐小船,暢游全湖,風趣天然。乘船北行是一片賞荷區,穿過賞荷區向西走是馬踏湖書畫展館。繼續向北前行,是馬踏湖風景區的中心景觀五賢祠。“五賢指的是顏蜀、魯仲連,轅固、諸葛亮、蘇東坡。五賢祠的北側是徐夜書屋和冰山遺址。您在這里聽完魯仲連的故事之后,繼續向北走,是馬踏湖農家大院,這里有當地人在用最傳統的方法織布、紡線。搖過紡線機、拉過織布機后,您就可以駕船進入湖區西側的一大片賞荷區了。每年的七、八月份,這里荷葉連連,荷花滿塘,景色十分美麗。在賞荷區的北側是柏寢臺遺址。據史料記載,柏寢臺是當時齊桓公在起鳳鎮會盟各國諸侯時,建造的一座行宮,因此,又稱“桓公臺。告別柏寢臺,沿湖道一直向東前行,是顏子釣魚臺遺址。欣賞完了古跡遺址,再去農家風情區體會一下湖區的民俗風情吧,在這里,您可以看到魚鷹捕魚、漁民撒網捕魚、湖上放鴨等湖上風情、民俗展示。農家風情區西側是水上樂園,這里不僅建有秋千、翹翹板、游覽亭臺、觀賞拱橋,湖心島上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店,湖區內的各種傳統風味名吃一應俱全。
關鍵字: 當地人 織布機 賞荷區 起鳳鎮 風情區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