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大鄣山騰云入仙境
雄踞于鄣山鄉境內的大鄣山,又名鄣公山,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的北部屏障。從清華鎮到鄣山里村大約40千米。走出鄣山里村,就開始了大鄣山的穿越之旅。山上云蒸霧騰,人行其間,猶如騰云駕霧入仙境。山中林木蒼翠,奇石崢嶸,石澗縱橫;壯觀的瀑布如銀河瀉地。明代徽州順天府通判汪循《登大鄣山》詩云:“清風嶺上豁雙眸,擂鼓峰前數九州。蟠踞徽饒三百里,平分吳楚兩源頭。白云有腳乾坤合,遠水無波日月浮。誰識本來真面目,乍晴乍雨幾時休?”大鄣山主峰———擂鼓尖,海拔1630米,是江西省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形如利劍直插云霄,終年云遮霧罩,生態環境純凈天然,乃是“婺綠”名茶的重點產地。縣志載:登大鄣山之巔可“西瞻彭蠡(鄱陽湖),北眺北岳,東望黃山,南矚信州(上饒)”。鳥瞰遠近之三花尖、香油尖、五股尖、雙坦尖、梅花尖、斧頭角等一座座千米高峰,但見“旋轉起伏,猶如旌旗刀戟,巋然分兵陣勢,擂臺比武”。“飛瀑”、“日出”、“云海”乃山中絕景。 擂鼓尖下有鄣山瀑、龍井與張公祠;擂鼓尖峰西側有仰天臺、高際庵。山中尚有“那伽井”、“仙人藥臼”、“天生棋局”、“仙人跨洞”等景觀。 2003年開發的一處神秘且保持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稱為“臥龍谷”。此峽谷異常深幽,兩岸是陡峭的山崖、石壁。隨峽谷蜿蜒升入,形成層層飛瀑。谷內溪水急流洶涌,轟鳴震谷。奔瀉的清泉,穿行于碩大的花崗巖石之間,歷經千萬年沖蝕,形成眾多深潭、彩池,掩藏于原始次森林之中。經地質學家探明,這是由于億萬年間,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稀有的自然奇觀。“臥龍谷”的得名,是因為傳說許多年前,一條龍從峽谷越過,由于這里太美了,便留在潭中。經旅游專家考證,臥龍谷的景觀價值在同類景區中極罕見,可稱“江南第一奇谷”,婺源的“小九寨”。 臥龍谷里有一臥龍潭,四周巖壁,形如浴盆,深不見底,傳說潭中藏有神龍。潭水顏色碧如翡翠,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猶如片片魚鱗。一注清流凌空瀉下,似蛟龍出水濺起萬千彩珠。每到秋天,紅葉灑落在潭面上,更是錦上添花。由谷地直上則可見“八十二沖”,實是大小瀑布8條,由籠尖跌宕而瀉,山勢險峻、林木蔥郁,有毅力者自可攀巖而上。臥龍谷中風景綺麗,幼象林、妙壁長廊中可見各色古木怪樹、奇花異草;鱷魚潭邊,游人可目睹鴛鴦與鱷魚石同憩;洗心潭、銀河瀉玉處,游客還可掬一灣碧泉,盡洗塵世抑郁和疲憊。
關鍵字: 中國 徽州 林木 清風 順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