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黃山『棠樾牌坊群篇』
棠樾牌坊群景區離花山迷窟有15分鐘的車程,在歙縣的棠樾村境內,個人感覺就是比較典型的徽式村落,村落的祖姓為鮑,是明清兩代的名門望族,可謂朝中有官,家中有錢。村中的七座牌坊位于村口大道上,依次為忠、孝、節、義、節、孝、忠,可見鮑家在封建社會是功德圓滿了。古時牌坊只有皇帝御準才能建造,又分御制、恩榮、圣旨、刺制等級別,除了御制是皇上撥公款建造外其余都要自籌資金。 忠孝節是比較常見的牌坊,“義”牌坊就比較難了,我身后的就是鮑家的義牌坊,是用白銀捐出來的,清朝嘉慶年間淮河兩岸洪災,國庫虧空,軍餉無從發放,鮑家當時是富甲天下的十大鹽商之一,于是慷慨解囊,聯發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三年的軍餉,并捐銀30萬兩,修筑河堤800米,于是皇上下旨準了這座義字牌坊。不容易啊~~~~~~~~~~ 棠樾村有成片的油菜花田,很有感覺的樣子,同行的同事鼓動我站到田中拍照,忽聽一聲音說站在油菜花田里照相會變花癡,惶惶然只好作罷…… 值得一提的是棠樾村有著全國唯一的女性祠堂,在封建禮教盛行的當時,鮑家祖先能有如此開明之舉實屬難得,女祠的規模比男祠小些,且門向陰。這里被世界婦女大會列為指定參觀地點。 這是男祠,因為鮑家世代為官,且有官居一品之人士,所以在祠堂內有諸多名家手跡,劉墉手跡也被收集陳列在此,說實話我看不出劉墉的字有什么絕妙之處。鮑家還有家規72條也刻于祠堂內,詳盡約束了族人的不良作為,方圓有成。 全程也僅用了一小時,不過棠樾村的旅游業顯然沒有西遞、宏村興旺,所以有很多村民跟在后面央求你買一些宣傳品,狀似乞討,有點掃興。
關鍵字: 名門望族 歙縣 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