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行走
去內蒙那天是晴天,北京的天原來是灰蒙蒙的,那天倒好,看的出藍天白云,上火車的時候興奮,即使是硬座也熟睡了一個晚上,一覺起來,就到包頭了。年輕真好,醒來的時候不覺得腰酸背痛,精神奕奕的背著包下車。
包頭站。
很難想象包頭是那樣一個城市,印象中的內蒙,應該是個粗獷的城市,有朔風凜冽,陽光應該肆無忌憚的照射,下了車卻啞然而笑,包頭啊,同任何一個城市沒有區別,想象畢竟只是想象而已,包頭的馬路是極寬的,車來車往,看起來干凈,也許內蒙地多,所以站馬路邊上,可以看到坦蕩的筆直的路一直伸向遠方,北京的路也寬,上面卻架滿蜘蛛網一樣的橋,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周六上午,路上沒有多少人,相比北京滿坑滿谷的人來說,內蒙似乎更對我胃口些。
響沙灣
第一站是去響沙灣。
坐公車去包頭長途車站轉車去響沙灣,后來在公路邊包了輛車,司機很熱心,車上放刀郎的歌,一把沙啞的嗓子唱那首《情人》,我看著窗外飛掠而過的景色,同行的橋跟貓一樣縮在她bf身邊,阿舞沉默的發呆,我突然清楚的意識到,這確實是內蒙,一個從未來過的,陌生的地方。
響沙灣的沙子會唱歌,這是宣傳語,到響沙灣的時候是中午,我們站在高處看到那一片純凈的黃色,響沙灣是個小小的沙漠,其實應該說是沙丘吧,在沙丘的最頂端往下滑,可以聽到嗡嗡的聲音,他們說那是沙子在唱歌。
第一次見到沙漠,仰頭之時看到漫山黃沙堆積,頭頂的天藍的特別的遠,天和地交集之處是連綿的沙丘,天氣不算熱,云是薄薄的幾片,像才出爐的棉花糖,一絲絲的。
有一條繩梯從沙丘頂垂下來,人是趴在梯子上往上蹬的,響沙灣的沙子非常的細膩,握在手中細細碎碎的從指間漏下去,游客不算很多,有人坐著滑沙板從山頂上滑下來,一聲聲興奮的尖叫,沙山不算好爬,如果沒有抓著梯子,腳會陷在沙子里面,我深一腳淺一腳向上蹬了半天,才挪動幾米,終于放棄,在沙子上滾了兩下,回歸正途,踩著梯子爬上去。
那天陽光真是好,明媚的很,身邊有個小孩在家人幫助下搖搖擺擺的踩在沙子上,我順手掐了一把,他眼睛黑溜溜的,蒙著一層淚膜,看起來特別干凈,笑著交談了數句,那小孩的母親說要讓這孩子登上沙漠頂峰,所以這樣慢慢的扶著他上去,我摸著他小小的手腳對他說加油^_^小孩子滴嫩豆腐真好吃。
爬的累了,我在半山腰處平躺在沙漠上,頭上是整片過去的藍天,風卷著沙子,呼嘯而過,極目而去全部是一片艷麗的黃,延伸到最遠處是純粹的藍色,如同油畫一樣鮮艷的顏色,極其的壯觀。
沙丘的線條是流暢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站在沙丘峰上看下去是一片光滑的沙子,即使有人踩過,留下腳印,風吹過,那痕跡立刻湮沒了,我準備從頂上滑下去,租個板子10元,滑沙板是一個前頭尖尖底部平滑的木板,坐在上面可以很順當的從沙子上滑下去,不算刺激,呼,而且,我完全沒有聽到嗡嗡嗡的聲音,也許那天沙子并不干燥,所以聽不到唱歌的聲音t_t
回來的時候看照片,那一片細膩的沙子,我躺在沙子上笑的沒心沒肺,周圍是向上攀登的人,突然覺得內蒙的天似乎特別的藍,后來下雨,嘩啦啦的一陣雨一下子就過去了,天邊云厚厚一層氣勢洶涌的卷過來,卻只是下了幾點雨,我們攔了一輛卡車,在那大蓬里面看著煙塵卷起來,黃色的泥地,邊上有野花開放,朋友照了幾張相,我抱著包,就這樣搖搖晃晃的顛簸著離開。
呼和浩特.昭君墓.席力圖召.大召
轉車到呼和浩特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下著雨。
呼市的夜景普通,離不開霓虹閃亮,雨下的很大,有些城市很容易激起人的感覺,比如寂寞,但是顯然呼市不是,它是一個普通的北方的城市,那種沒有底蘊的大氣,流于淺薄,但是叫人安心。
后來知道這是新城區,隨便找了家招待所住下,晚上沒有出去逛,在房間里看電視,胡亂的換臺,下雨后天氣分外的涼爽,從窗口俯瞰下去是夜晚行走的人,打著傘,南方許久未下雨了,聽到雨聲淅淅瀝瀝,那天晚上睡的很安心。
第二天起來神輕氣爽,拿著地圖去昭君墓,那里沒有什么好說的,一個公園而已,看了編鐘表演,拍照要5元,所以沒拍,聽完后在昭君墓晃了晃,碑林倒是有很多碑刻,奈何我對書法一竅不通,看了半響,覺得悶,也就打烊收工了。
轉車去五塔寺,時間很充足,當我終于把那個50l的,奇重無比的包扔在招待所的時候,我覺得我簡直可以從昭君墓走到五塔寺,當然沒有。
那是一座美麗的塔,后來我知道,它原來的名字是金剛座舍利寶塔。
金剛座的塔底上面還有五個小塔,密密麻麻的刻滿了佛像,我喜歡佛像那樣飽滿渾圓的臉,細長的眼睛如彎月一樣,暗褐色的磚有著時間累積下來的煙火色,一年年沉淀下來的那種沉潛的顏色,看了讓人覺得平靜,我隔著鐵絲網對著那樣的雕像發呆,圓潤的身體,飄揚的衣帶,低眉信手結成的蘭花手勢,眉眼間的慈悲,佛也能那樣美麗。
今天看照片,一張張的挑撿,對著姐姐說這里就是五塔寺,照片上那塔很平凡很普通的屹立著,背景仍然是天,恍惚間想起當初那瞬間的感動,那鏤刻著的密密麻麻的佛像,不知道是不是飛天,我喜歡飛天這樣的詞,感覺是寂寥美麗的天女,清明慈悲的微笑,所以那些美麗圓潤的佛像,只是安靜的在塔身上翩然。
下面的是牢騷
內蒙其實還是值得去得,因為草原實在很漂亮,我們去得是灰騰錫勒草原,一般來說,旅游團走得是希拉穆仁草原,去草原跟那種兩日游得要劃算得多,因為包吃包住包玩,我們自己去,包車就是一筆費用了,司機滿熱心但是還是不太地道,后來死活要我們加10元錢,而且不要跟司機說你要騎馬,反正我是因為騎馬被宰了一刀,雖然不貴,心理滿不舒服得。
跟團還有好處就是,吃和住是他們包,以希拉穆仁來說,兩日游似乎是150左右,包括車費,騎馬,看表演,吃手把肉,住蒙包,如果自助游,灰騰錫勒那里,蒙包兩人住,小且破150一個晚上,吃草原牧民的那些肉了奶茶了奶制品了又是一筆錢,總之跟團是劃算一些。
內蒙人還是比較熱情的,且內蒙住的很便宜,10多元一個晚上的招待所比比皆是,呼和浩特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是在同一區的,附近有許多價格低廉的招待所,滿干凈,另,不要相信自助游里面推薦的那個北原飯店,我們背著巨大的包找到那里的時候真吐血,他們便宜的雙人房是60元一房,也就是30元一床一個晚上,也是沒有獨立衛浴,何況他們衛生間和洗澡間再不同樓層~~黑線~看完房間我就退房了,服務小姐似乎有點店大欺客,且128元的標間是我看過最爛的標間,和雙人間的區別是多了衛生間和空調一_一||||||后來找了家招待所~雙人間15元一床,電視熱水~那種招待所類似于家庭旅館,在套房里面隔出的房間,華聯超市那棟樓上很多,我住進去的那家感覺不錯,旅館主人很熱情,衛生條件也好看起來還比較干凈些。
去內蒙那天是晴天,北京的天原來是灰蒙蒙的,那天倒好,看的出藍天白云,上火車的時候興奮,即使是硬座也熟睡了一個晚上,一覺起來,就到包頭了。年輕真好,醒來的時候不覺得腰酸背痛,精神奕奕的背著包下車。
包頭站。
很難想象包頭是那樣一個城市,印象中的內蒙,應該是個粗獷的城市,有朔風凜冽,陽光應該肆無忌憚的照射,下了車卻啞然而笑,包頭啊,同任何一個城市沒有區別,想象畢竟只是想象而已,包頭的馬路是極寬的,車來車往,看起來干凈,也許內蒙地多,所以站馬路邊上,可以看到坦蕩的筆直的路一直伸向遠方,北京的路也寬,上面卻架滿蜘蛛網一樣的橋,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周六上午,路上沒有多少人,相比北京滿坑滿谷的人來說,內蒙似乎更對我胃口些。
響沙灣
第一站是去響沙灣。
坐公車去包頭長途車站轉車去響沙灣,后來在公路邊包了輛車,司機很熱心,車上放刀郎的歌,一把沙啞的嗓子唱那首《情人》,我看著窗外飛掠而過的景色,同行的橋跟貓一樣縮在她bf身邊,阿舞沉默的發呆,我突然清楚的意識到,這確實是內蒙,一個從未來過的,陌生的地方。
響沙灣的沙子會唱歌,這是宣傳語,到響沙灣的時候是中午,我們站在高處看到那一片純凈的黃色,響沙灣是個小小的沙漠,其實應該說是沙丘吧,在沙丘的最頂端往下滑,可以聽到嗡嗡的聲音,他們說那是沙子在唱歌。
第一次見到沙漠,仰頭之時看到漫山黃沙堆積,頭頂的天藍的特別的遠,天和地交集之處是連綿的沙丘,天氣不算熱,云是薄薄的幾片,像才出爐的棉花糖,一絲絲的。
有一條繩梯從沙丘頂垂下來,人是趴在梯子上往上蹬的,響沙灣的沙子非常的細膩,握在手中細細碎碎的從指間漏下去,游客不算很多,有人坐著滑沙板從山頂上滑下來,一聲聲興奮的尖叫,沙山不算好爬,如果沒有抓著梯子,腳會陷在沙子里面,我深一腳淺一腳向上蹬了半天,才挪動幾米,終于放棄,在沙子上滾了兩下,回歸正途,踩著梯子爬上去。
那天陽光真是好,明媚的很,身邊有個小孩在家人幫助下搖搖擺擺的踩在沙子上,我順手掐了一把,他眼睛黑溜溜的,蒙著一層淚膜,看起來特別干凈,笑著交談了數句,那小孩的母親說要讓這孩子登上沙漠頂峰,所以這樣慢慢的扶著他上去,我摸著他小小的手腳對他說加油^_^小孩子滴嫩豆腐真好吃。
爬的累了,我在半山腰處平躺在沙漠上,頭上是整片過去的藍天,風卷著沙子,呼嘯而過,極目而去全部是一片艷麗的黃,延伸到最遠處是純粹的藍色,如同油畫一樣鮮艷的顏色,極其的壯觀。
沙丘的線條是流暢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站在沙丘峰上看下去是一片光滑的沙子,即使有人踩過,留下腳印,風吹過,那痕跡立刻湮沒了,我準備從頂上滑下去,租個板子10元,滑沙板是一個前頭尖尖底部平滑的木板,坐在上面可以很順當的從沙子上滑下去,不算刺激,呼,而且,我完全沒有聽到嗡嗡嗡的聲音,也許那天沙子并不干燥,所以聽不到唱歌的聲音t_t
回來的時候看照片,那一片細膩的沙子,我躺在沙子上笑的沒心沒肺,周圍是向上攀登的人,突然覺得內蒙的天似乎特別的藍,后來下雨,嘩啦啦的一陣雨一下子就過去了,天邊云厚厚一層氣勢洶涌的卷過來,卻只是下了幾點雨,我們攔了一輛卡車,在那大蓬里面看著煙塵卷起來,黃色的泥地,邊上有野花開放,朋友照了幾張相,我抱著包,就這樣搖搖晃晃的顛簸著離開。
呼和浩特.昭君墓.席力圖召.大召
轉車到呼和浩特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下著雨。
呼市的夜景普通,離不開霓虹閃亮,雨下的很大,有些城市很容易激起人的感覺,比如寂寞,但是顯然呼市不是,它是一個普通的北方的城市,那種沒有底蘊的大氣,流于淺薄,但是叫人安心。
后來知道這是新城區,隨便找了家招待所住下,晚上沒有出去逛,在房間里看電視,胡亂的換臺,下雨后天氣分外的涼爽,從窗口俯瞰下去是夜晚行走的人,打著傘,南方許久未下雨了,聽到雨聲淅淅瀝瀝,那天晚上睡的很安心。
第二天起來神輕氣爽,拿著地圖去昭君墓,那里沒有什么好說的,一個公園而已,看了編鐘表演,拍照要5元,所以沒拍,聽完后在昭君墓晃了晃,碑林倒是有很多碑刻,奈何我對書法一竅不通,看了半響,覺得悶,也就打烊收工了。
轉車去五塔寺,時間很充足,當我終于把那個50l的,奇重無比的包扔在招待所的時候,我覺得我簡直可以從昭君墓走到五塔寺,當然沒有。
那是一座美麗的塔,后來我知道,它原來的名字是金剛座舍利寶塔。
金剛座的塔底上面還有五個小塔,密密麻麻的刻滿了佛像,我喜歡佛像那樣飽滿渾圓的臉,細長的眼睛如彎月一樣,暗褐色的磚有著時間累積下來的煙火色,一年年沉淀下來的那種沉潛的顏色,看了讓人覺得平靜,我隔著鐵絲網對著那樣的雕像發呆,圓潤的身體,飄揚的衣帶,低眉信手結成的蘭花手勢,眉眼間的慈悲,佛也能那樣美麗。
今天看照片,一張張的挑撿,對著姐姐說這里就是五塔寺,照片上那塔很平凡很普通的屹立著,背景仍然是天,恍惚間想起當初那瞬間的感動,那鏤刻著的密密麻麻的佛像,不知道是不是飛天,我喜歡飛天這樣的詞,感覺是寂寥美麗的天女,清明慈悲的微笑,所以那些美麗圓潤的佛像,只是安靜的在塔身上翩然。
下面的是牢騷
內蒙其實還是值得去得,因為草原實在很漂亮,我們去得是灰騰錫勒草原,一般來說,旅游團走得是希拉穆仁草原,去草原跟那種兩日游得要劃算得多,因為包吃包住包玩,我們自己去,包車就是一筆費用了,司機滿熱心但是還是不太地道,后來死活要我們加10元錢,而且不要跟司機說你要騎馬,反正我是因為騎馬被宰了一刀,雖然不貴,心理滿不舒服得。
跟團還有好處就是,吃和住是他們包,以希拉穆仁來說,兩日游似乎是150左右,包括車費,騎馬,看表演,吃手把肉,住蒙包,如果自助游,灰騰錫勒那里,蒙包兩人住,小且破150一個晚上,吃草原牧民的那些肉了奶茶了奶制品了又是一筆錢,總之跟團是劃算一些。
內蒙人還是比較熱情的,且內蒙住的很便宜,10多元一個晚上的招待所比比皆是,呼和浩特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是在同一區的,附近有許多價格低廉的招待所,滿干凈,另,不要相信自助游里面推薦的那個北原飯店,我們背著巨大的包找到那里的時候真吐血,他們便宜的雙人房是60元一房,也就是30元一床一個晚上,也是沒有獨立衛浴,何況他們衛生間和洗澡間再不同樓層~~黑線~看完房間我就退房了,服務小姐似乎有點店大欺客,且128元的標間是我看過最爛的標間,和雙人間的區別是多了衛生間和空調一_一||||||后來找了家招待所~雙人間15元一床,電視熱水~那種招待所類似于家庭旅館,在套房里面隔出的房間,華聯超市那棟樓上很多,我住進去的那家感覺不錯,旅館主人很熱情,衛生條件也好看起來還比較干凈些。
呼和浩特有名的景點就是昭君墓,五塔寺,席力圖召和大召,清真大寺正在維修所以也去不了,昭君墓跟公園差不多,五塔寺真的很小,里面就個金剛寶座塔,上面再五個小塔,這樣門票要25元一張(學生證可以打折~我們是兩個人買張票)說精致么,五塔塔身雕滿的佛像也確實很漂亮,會看的人應該可以消磨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對雕像沒興趣,差不多5分鐘就可以走人了。
席力圖召倒是不錯,真的不錯,沒有多少整修,雖然看起來舊了點,但是很有味道,大召人就多了,其實寺院看起來都差不多,要看去的時候心境了,千萬別去白塔,就是那個華嚴藏經塔,交通不是一般般的不方便~我們過去
關鍵字: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響沙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