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車行鄂爾多斯
初秋的內蒙古天高云淡,風中也帶著喜悅似的,和我的心情相得益彰。
車行高速。路邊的建筑逐漸稀少,房屋的品級也逐步下降,,遠山一點點顯現。如果用一目千里來形容視覺我想是最好的,但望過去的卻是滿眼荒野。山起伏不大,草青黃有別,身居城市,一下子還沒能適應這么廣闊的天地呢。酒微醺,恍惚樹葉泛著陽光,感覺山在招喚。
包頭的確是適宜居住的城市,一直以為內蒙古是風沙大干燥缺水的地方,沒想到這里城市整潔,空氣清新,云白葉綠,空曠舒爽。天看著很高很高,所有的東西都離我很遠,除了彎彎曲曲的蒙文讓我茫然不懂以外,更多地是被友人的熱情感染著。著實地喜歡了這座北國之城。
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這是一個肅穆的地方,這里有一個傳世巨人的故事,他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中國疆土,統一了蒙古文字,他的歷史是傳奇的,幾天也說不完。守陵人779年世世代代守候著長明燈,不讓它熄滅,其中所包含的敬畏和虔誠可鑒一斑。
成吉思汗陵里輝煌地繪制著他征戰的疆域,供奉著他的衣缽和其妻妾的部分物品,同時展示著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為耀眼的片段。從1189年27歲的他成立蒙古部落,到1206年他45歲時統一全中國,疆土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壯闊。我仿佛聽到了馬蹄聲、戰鼓聲、吶喊聲,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那是一個怎樣的民族,那是一個怎樣的偉大人物。。。。。。800多年前成吉思汗迷戀水草豐美的巴音長胡格草原的而選擇這里作為自己的“帕提亞”,鄂爾多斯也因成為鐵木真的衣冠冢而聞名。
庫布其沙漠:對庫布其的朦朧來自結伴穿越成功,照片也見識過了,但很多事情就是要自己體會才能刻骨銘心。從來沒有看到過漫無邊際的黃色沙漠,讓人沒有希望。風拂過沙丘,細小的沙粒漂移著,那時候我的心是恐怖的,一下子聯想起被淹沒的樓蘭古城,大自然讓我們享受著美景,同時也懲罰著人類,毫不無情。遠眺去,天盡頭沙丘重疊,有一行駱駝的腳印,偶爾有吉普車在沙漠沖浪,這仿佛都改變不了沙漠的神情,此時它郁郁的,沉寂著。沙丘中點綴著些不知名的小草,開著不知名的小花。沙漠邊有一條細小的流水涔涔而過,它細小得我都不忍心用它洗去臉上的塵沙,水,我終于覺得在沙漠旁邊它有多珍貴。
響沙灣:位于庫布其沙漠中,是中國沙漠的東端,可謂大漠龍頭。她的沙高110米,寬400米,地勢呈彎月狀,形成一個巨大的沙山回音壁。當人們順著沙山往下滑的時候會聽到猶如飛機掠空的轟鳴聲。雖然我們沒有聽到響沙的聲音,但滑沙的刺激一樣讓我對那片沙漠記憶猶新。
關鍵字: 內蒙古 庫布其沙漠 成吉思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