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大草原印象-扎賚諾爾和額爾古納河邊疆行
呼倫貝爾大草原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是貴州省面積的1.47倍,是山東省和江蘇省面積的總和,這么大的面積,要都跑到顯然是不可能的,短短的4天造訪,只敢說是印象。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朋友的幫助下,我們駕駛三菱帕杰羅“速跑”越野車,沿呼倫貝爾北部邊界走了4天,草原的遼闊、邊疆的美麗、牧民的熱情、邊防戰士的辛苦,給我們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1、自然路
在大草原里開車可是沒有現成公路的,必須找準方向沿著前面已經有的車轱轆印開,這種有轱轆印的車轍牧民們稱之為“自然路”,我們在山區道路上跑慣了,自認為車技不錯,可是在草原的自然路上顯得笨手笨腳,不得要領。朋友老姜打小就生長在草原上,帕杰羅速跑在他的手里簡直應用自如,基本上以60~8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草原深處開去,車身顛簸起伏,我們的緊緊地抓在扶手上,手臂發酸了也不敢放松,過了好長時間才逐漸適應過來。
2、手扒肉
新百魯克牧點位于中蒙和中俄交界的三角地帶,是一個“雞鳴三國”之地,巴彥大叔的家就在這里,方圓40公里之內沒有別的人煙,巴彥大叔一家擁有5萬多畝草場,一萬多只牛羊,算上中等富有的牧民了。對于我們來自貴州的客人,大叔非常高興,指揮兩個兒子為我們宰殺了一只肥羊,一個多小時以后,香氣撲鼻的草原手扒肉擺上了桌,就著草原特有的韭菜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我們輪流唱著草原歌曲,一會兒功夫都有了醉意,老葛突然感慨道“要有點蔬菜就好了”,巴彥大叔趕緊從里屋拿出幾個大大的山東大蒜……。
3、敖包
我是從《敖包相會》這首歌知道草原敖包的,但敖包是什么?我一直很模糊。原來,敖包是用石塊堆砌起來的“塔”,簡單的敖包堆砌十分隨意,不足一人高,講究的敖包卻十分宏偉。牧民們對敖包十分敬畏,頂禮膜拜,是一個神圣的地方,人們對著敖包虔誠地祈求神靈的保佑,企盼人畜平安。由于草原里石塊稀少,所以牧民們有一個不成文規矩,每一個到敖包參拜的人,都要帶一塊石頭。
現在,敖包更象草原里的路標,因為在廣袤的草原上,遠遠就能看到的敖包,就像大海的航標一樣,為牧民和羊群指示方向。
4、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河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北部,是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的界河,由于雙方邊界線1公里范圍內為無人區,在經過邊防部隊的同意之后,我們才從一個稱為“嘠駱托”的地方接近邊界的,對面就是俄羅斯的邊境小鎮阿巴該圖。額爾古納河兩岸實際是一片沼澤濕地,河灣縱行、水草茂盛,一種叫“柳條子”的紅柳生長茂盛。今年呼倫貝爾大草原干旱嚴重,額爾古納河也未能幸免,許多濕地已經干涸,河水也退縮了許多,沼澤中一個個“塔頭墩”露了出來,高高的牧草一片金黃,不時有野鴨子之類的水禽從河灣中飛出來,景色十分迷人。
5、下雨
沒有到草原的時候,以為草原總是茫茫綠海,腦子里浮現的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實際剛好相反,雖然已經是6月初了,大草原依然黃色一片,連續3年的干旱缺雨,使草原的牧草生長受到嚴重影響,有的地方已經出現沙化現象,現在,草原太需要下雨了。
我們在新百魯克牧點的時候,曾向巴彥大叔許愿,希望來自“天無三日晴”的我們,也能夠把貴州的雨水帶到大草原來。正當我們沿著額爾古納河岸邊盡情欣賞美景的時候,天空中的烏云越來越多,有經驗的老姜高興地喊起來“要下雨啦”!果然,不一會兒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張開雙臂,盡情地迎接著上天賜給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甘露。
6、迷路
邊境無法解決住宿問題,我們必須趕回扎賚諾爾,熱情的邊防連隊一定要邀請我們吃一頓邊防飯才能走,盛情之下,飽餐了一頓戰士們在大棚里自己種的蔬菜大餐后。朋友老姜自恃對草原的熟悉,找準方向后沿著“自然路”上路了。下了2個多小時的雨,使自然路上積起許多小水坑,“道路”也逐漸模糊起來,天漸漸黑了下來,而且還在下著小雨,可憐的車燈在漆黑的草原上起不了多大作用,更要命的是,自然路也沒了蹤影,老姜左突右闖,深夜1點了我們還沒有找到方向。為了節省汽油,同時草原也天亮得早,我們決定放棄努力,在汽車里過夜,一會兒功夫,車里就傳出陣陣鼾聲。
感謝草原朋友老姜,感謝巴彥大叔,感謝我們在草原里遇到的每一位牧民,感謝邊防部隊的解放軍,也感謝留我們在草原過夜的小雨,你們讓我對呼倫貝爾大草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關鍵字: 內蒙古 呼倫貝爾 額爾古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