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珠穆沁婚禮展示草原詩般生活
給姑娘梳頭、新郎掰羊頸骨、祝頌人贊譽母親養育之恩這些是烏珠穆沁婚禮的傳統禮節。據悉,烏珠穆沁婚禮已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烏珠穆沁婚禮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獨特的北方民族特色,濃郁的游牧生活氣息,熱烈的歌舞形式和隆重的場面,表達了勤勞、勇敢、智慧的烏珠穆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情追求。每一個傳統的禮節都有烏珠穆沁部落游牧生活的縮影。
姑娘出嫁
婚禮上的服飾、祝詞、歌曲等都是特定的。婚禮的很多細節步驟都有古老的講究,按順序整個過程有定親、接親、婚禮、回門等三十多個細節。有放哈達,即定親、選定接親日期、男女雙方向各自的親朋好友發出邀請、姑娘串親戚、雙方婚禮前的準備、在婚禮的前一天下午迎接親朋好友、男方女方都向自己的客人敬酒、定時間、阿木日其到女方、新郎掰羊頸骨、送親、給姑娘梳頭、新郎新娘敬酒、由祝頌人贊譽母親的養育之恩,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的父母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新郎家看望女兒女婿等。婚禮上的服飾、祝詞、歌曲等都是特定的。婚宴有說有唱,有禮有節,體現出文明、高尚的特色,有較強的教育性、娛樂性和觀賞性。
烏珠穆沁新婚祝頌禮贊的講孝道、講禮性、講報恩是其一大特色。而其豐厚的游牧文化更是繼承了蒙古族好客、待人熱情有禮、坦率誠懇的優良傳統,對建設現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了解,具有濃郁烏珠穆沁游牧文化特色的各種禮節如:放哈達、阿木日其等都在淡化,亟待搶救和保護。
關鍵字: 烏珠穆沁 傳統婚禮 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