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鄧麗君溫婉清麗,典雅純凈的歌聲充滿攝人心魂的誘惑,讓人迅速地擺脫塵囂的煩郁,向往那靜謐純凈的美麗小城。大城市的生活忙亂緊張,偶爾停下腳步,去趟悠遠古樸的小鎮,或是遼闊高遠山野,也實為一種愜意。端午假期臨近,有意暫擱繁重事務,尋一絲清靜的朋友請跟我來。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的阿爾山市,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著名的四大草原在這里交匯,巍巍的大興安嶺在這里駐足,全國首屈一指的冰雪資源在這里厚積,世界最大的溫泉群在這在里流淌了幾個世紀。在阿爾山,草原和林海相接,雪山和溫泉共存。每年的五月,大興安嶺的草還未萌,葉還未綠,冰雪還未融化,但鮮艷的杜鵑花卻開滿了漫山遍野,紅紅的花蕾與冰雪爭輝,皚皚的白雪壓滿了未萌葉的干枝之上,白雪與鮮花爭奇,鮮花與白雪斗艷。到這,你在盡享溫泉的同時,亦可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風采。
張谷英村位于岳陽縣以東的渭洞筆架山下,專家認為,張谷英村建筑規模之大,建筑風格之奇,建筑藝術之美,堪稱“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古村坐落在三座連綿小山丘的懷抱當中,村前有一塊直徑約3米的天然巨石,形成“龍戲珠”的格局,四季都清澈見底的渭溪河在村中穿過。名為村,卻實際是1700多間明朝和清朝修建而成的民居全部連成一片,在“村”里走家串戶,“晴不曝日,雨不濕鞋”———這是張谷英村最大的妙處。張谷英村可以作為漢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國傳統文化、平民意識、建筑藝術、審美情趣之精華于一體,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價值 。
鹿港西面靠臺灣海峽,東、南、北分別與秀水鄉、福興鄉、線西鄉以及和美鎮相鄰。現在的鹿港是傳統與現代的合體,所謂的傳統指的是古跡的保存,其中有號稱“三大古跡”的龍山寺、天后宮、文武廟,還有包括古跡保存區、半邊井、丁家古厝、九曲巷、文開書院、日茂行、十宜樓、意樓等“八景、十二勝”。鹿港在臺灣叫做“小泉州”,傳聞鄧麗君歌中的“小城”就是她。
黑井古鎮位于恐龍之鄉祿豐縣,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它依山伴江,是個久封于龍川江河谷中已經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小鎮。斗轉星移,滄桑變遷。“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訴說著一種破而不衰的風骨,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游客。
從江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高增鄉小黃村,被稱為“世外桃源”的高增鄉占里村,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的往洞鄉增沖鼓樓;有貫洞龍圖一望無際的十里柑園,具有神奇療效的瑤族藥浴,以及民族風情濃郁的花炮節、龍舟節、斗牛 節、盤王節、牯藏節、柑節等。
關鍵字: 興安盟 內蒙古 阿爾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