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召
準格爾召,又名西召,是鄂爾多斯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黃衣喇嘛寺院。始建軍于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原名葛丹石達班布大爾展林寺,清延賜名“寶堂寺。歷經明、清、民國續建軍擴建,有經堂、佛殿、四大天王,廟、講經殿等宗教設施30余處,是集蒙、藏、漢建筑藝術風格于一體的廟宇建筑群。召內藏有大量文物和精美壁畫,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殿和經堂合稱“大獨瓜,為召廟主體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璃璃瓦覆蓋,召頂五脊四坡形,并堆砌各式圖案花紋。召內的彩色壁畫精細、逼真,形象的展現各個朝代的歷史人物、風俗、佛教故事,以及山水、花草。佛殿內,鍍銅的泥塑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準格爾召較完整的保留了黃衣喇嘛教的佛事活動儀式。每年,在準格爾召舉行傳統廟會(農歷四月定期舉辦瑪尼會,七月舉辦雅尼會)。廟會時,鄂爾多斯草原上大小召廟都派喇嘛到會誦經。喇嘛們身穿紫色紅袍,頭戴月牙高帽,吹起高亢的“布日也長號。方圓數十里,號聲悠悠,更增添了這座古剎的神威。同時,還伴有有趣的查穆舞。這些宗教活動對研究北方蒙古族的文化、醫學、歷史都有極高的價值,對研究蒙古族政教史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準格爾召位于準格爾旗準格爾召鎮境內。清政府賜名“寶堂寺,因其座落在準旗西部,故稱西召。召廟群始建于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歷經明、清、民國數次續修擴建,漸集僧侶,鼎盛時召內喇嘛2000余眾,廟區占地2000余畝。有經堂、佛殿、四大天王廟、講經殿、佛爺商、諾彥商、白塔、紅塔等宗教設施30余處,內設經學院、教理學院、梵理學院,僧舍相接200余間。其建筑風格各異,布局嚴整,融蒙、漢、藏建筑藝術,設計精致,氣勢不凡,每一建筑設計精巧,木刻、磚雕、繪畫均以花鳥、人物、神佛故事為主,細致逼真,栩栩如生。
關鍵字: 佛教界 內蒙古 準格爾 準格爾召 準格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