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日都廟
布日都兩面井位于渾善達克沙地的南緣,渾善達克沙地,為第三世紀與第四世紀疏松的湖泊地層和沖擊層,經過長期的風蝕和堆積作用而形成的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是錫林郭勒盟重要的畜牧業基地,連綿起伏的沙丘和喬、灌、草等植物資源,不僅為家畜提供了冬季御寒防風,夏季避暑遮蔭的良好條件,也給畜牧業提供了豐富的飼草來源。沙地不僅擁有遼闊的放牧場和打草場,而且還是少有的一個自然生物資源寶庫,沙地生態系統中保存了較為豐富的生物物種,沙地內種子植物、野生動物和昆蟲種類繁多,數量龐大。20世紀 50--70年代渾善達克沙地被稱之為沙漠綠洲,它不僅是生活在這一地區廣大牧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礎,而且是繁衍生息在這一地區的野生動物和昆蟲的棲息場所和樂園。每當仲夏時節鮮花盛開,綠草如茵,樹木蒼翠,躺在碧綠的海洋中,仰望藍天白云,那感覺直讓人飄飄欲仙。
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1999年以來,由于連年干旱,加上人為破壞等諸種因素,渾善達克沙地植被遭到嚴重的毀壞,以至于現在竟成為(北)京(天)津風沙源的主要源區。
現在,沙地中沙丘起伏。在沙丘低地間分布著面積不等,形態各異的甸子草地和湖泊,沙丘呈現出壟狀和崗阜狀,一般高度在5-20米,最高可達50米。植被以灌叢類型為主,主要植被組成為黃柳、小紅柳、小葉錦雞兒、中間錦雞兒灌叢,伴生有沙生冰草、蒙古冰草、冷蒿等草本植物。
關鍵字: 內蒙古 布日都廟 渾善達克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