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格爾山
鴻格爾山以其敖包而著名。該山在茫茫草原上拔地而起,海拔1650米,是鑲黃旗境內的最高峰,而聳立在山頂的鴻格
爾敖包被譽為“離天最近的敖包。這里自然條件好,其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資源為多種動植物創造了良好的繁衍生長條件。景區內樹木、花草、藥材遍地叢生,天然杜松林、小葉錦雞兒、櫻桃和山葡萄等樹遮天蔽日。特別是挺拔蒼勁的杜松,為連綿的群山披上了綠裝。四座主峰,形態各異,盡顯風姿。
鴻格爾山以其敖包而著名。該山在茫茫草原上拔地而起,海拔1650米,是鑲黃旗境內的最高峰,而聳立在山頂的鴻格爾敖包被譽為“離天最近的敖包。這里自然條件好,其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資源為多種動植物創造了良好的繁衍生長條件。景區內樹木、花草、藥材遍地叢生,天然杜松林、小葉錦雞兒、櫻桃和山葡萄等樹遮天蔽日。特別是挺拔蒼勁的杜松,為連綿的群山披上了綠裝。四座主峰,形態各異,盡顯風姿。
據說,清康熙十四年(1675),林丹汗之子額哲鴻格爾將軍的骨殖安葬于此,因此,得名鴻格爾敖包。每年,周邊的牧民都要來到這里舉行蒙古民族傳統祭敖包盛會,以表達牧民對將軍的緬懷之情。為何要祭敖包呢?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蒙古人過著游牧狩獵的生活。死了人就“天葬,即將尸體放在木制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么時候尸體掉下來,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擱置。
牧人們因為思念親人,每年都想到安葬親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點呢?于是,隨著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了解,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安葬親人時,隨車帶著一峰駝羔,在安葬的地點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著大致的方向和路線去尋找。如果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肯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安葬親人的地點。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來祭祀親人,求得親人的庇佑。如此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其祭拜之所漸漸形成了“敖包。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在鑲黃旗祭敖包,會使人對金戈鐵馬、雄渾萬里的蒙古民
關鍵字: 內蒙古 敖包 鑲黃旗 鴻格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