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敖包廟
#formatimgid_0#
查干敖包廟原為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著名古剎之一。位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查干敖包蘇木境內。查干敖包廟,有300多年的歷史。
查干敖包廟的建筑風格屬于中原建筑,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此廟經5代活佛連續經營,陸續擴展成為擁有11座大殿,下屬12個誦金會,14個佛倉的喇嘛黃教大廟,僧徒最多時達1000余名,四時誦經聲不斷。草原四面八方來朝見、施舍的信徒絡繹不絕,廟內為傳經需要,還有專門刻印經文的作坊。并設有學校及皮革、磚瓦、紡織、縫紉、木工制作、木器加工等手工藝作坊,周圍20公里以內供沙納爾們(家廟牧戶)放牧居住。1937年日偽占領錫林浩特草原,查干敖包廟走向衰落,僅剩僧徒335名。
查干敖包廟于康熙三十五年(1714)由第一世活佛羅布桑諾爾布主持建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賜名為“福佑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羅布桑諾爾布活佛出生在土默特草原,從小在呼和浩特的大召寺當沙彌,曾到塔爾寺、拉布楞寺學經。1688年,活佛來到蘇尼特草原,在東蘇旗烏勒敖包山洞講經論道修行,故得名“山洞活佛。1694年,他在查干敖包蘇木所在地滿都呼日勒修建一座小廟,叫滿都呼誦經廟。1708年,活佛赴外蒙古庫倫拜會大活佛哲布尊丹巴,表達建廟的意愿。哲布尊丹巴極其贊成,并答應無償供給木料。第二年,羅布桑諾爾布專程趕赴多倫諾爾、張家口、歸綏等地招募工匠,聯系運輸車輛。1714年,主廟大雄寶殿建成,1805年又修建洞闊爾學殿和明安殿,1891年扎木揚理格布德扎木素繼活佛之位,他就是近代史上揚名草原的查干葛根。
在查干葛根時代,查干敖包廟達到最高峰。1900年他主持建造滿巴學殿,十二年后開始建拉木林殿,重修誦經寺。1932年5月,班禪額爾德尼由德王陪同,到查干敖包廟講經,該廟因此名聲大振。
關鍵字: 內蒙古 查干敖包 誦經聲 錫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