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慶陵
慶陵位于內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駐地北約十五公里的瓦林烏拉山地狹谷中,當地人稱“王墳溝。四周大山環繞,瓦林烏拉(遼代稱慶云山)如一道屏障呈東西向橫亙,在山的南坡空兀而起的三個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三座皇陵就位于慶云山南坡,由東向西排列著圣宗永慶陵,興宗永興陵、道宗永福陵組成的陵園建筑群。這里草木茂盛,環境幽雅,野獸眾多,是遼代帝皇游獵地。這三座帝后合葬的陵墓,按三座陵墓位置人們又稱為東陵、中陵、西陵,陵園規模宏大。陵寢建造豪華,陵葬器物重多。明末清初,后經軍閥和日寇盜掘破壞,陵室殘亂不堪,隨葬文物幾乎被洗劫一空。慶陵哀冊,幾經周折,方得以完整保存下來,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圣宗永慶陵位于陵園的最佳位置,在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陵門尚存在,慶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園的神道,山腳筑有陵門。從陵門到陵墓,長1300米,寬3米的神道,神道兩側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遺址。永慶陵有七室,即前、中、后三正室,前室東西側室,中室東西兩側,以后室為主室。前室平面為長方形,券頂,其余各室均為圓形,穹隆頂。陵寢由三層大青磚壘砌,內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傾,平鋪打磨平整的方磚,下有排水系統。主室內有柏木組建的巨大槨室,各室間有通道相連,安有柏木大門,門樓用雕磚砌成,瓦壟起伏、鴟吻高翹,通體彩繪。現在陵內尚保存有較完好的壁畫、文官武士叉手而立,表情肅穆,色彩凝重。藻井、墓頂描龍畫鳳、牡丹盛開,用色艷麗。中室的四幅巨大的山水畫,清新淡雅,畫技高超,描繪了遼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風光,構圖嚴謹,鳥獸形象生動,應是描繪契丹皇室四季捺缽之所在地的景色,這些壁畫是極其罕見的遼代繪畫品,使這座地下宮殿色彩紛顯,更加富麗堂皇。
關鍵字: 內蒙古 古建筑 巴林右旗 遼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