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
戰國時期,中原地區諸侯國之間爭戰不休,戰事至為激烈、殘酷,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逐漸崛起,和相鄰的中原各國時有戰事。在這種紛亂的局面中,據有今河北、山西省部分地區的趙國,周圍既與秦、魏等幾個中原強國接壤,又與北方的游牧民族林胡、匈奴等相鄰,雖然自己也是一個大國,但倍受襲擾,苦不堪言,國家隨時有滅亡的可能。
在這危機時刻,公元前325年,趙王雍即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趙武靈王,他勵精圖治,決心改革。根據趙國多年來與中原各國和林胡等游牧民族交戰的經驗,武靈王發現,中原的軍隊以步兵和車兵為主,寬袍重甲,行動遲緩,突擊力弱,但堅守能力較強,而游牧民族的軍隊卻以騎兵為主,其服裝緊身輕靈,來去如風,具有很強的攻擊力,于是公元前307年,他開始了“胡服騎射的改革,軍隊使用游牧民族的騎兵戰術,穿方便利索的胡服,大量使用騎兵突擊,再配合以車兵和步兵,使之能攻能守,攻如利劍,守如磐石。武靈王親穿胡服,作為表率,歷經努力,終于克服了重重阻力,建立了一支以騎兵為主的龐大的新式軍隊,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第二年,這支大軍所向披靡,一舉攻滅了中山國,公元前300年,又進攻北部的林胡、樓煩等北方游牧民族,迫使其北退,占領了今山西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地區,勢力沿大青山、烏拉山南麓北向西推進,疆域到達河套邊沿。于是,設置了云中、雁門、代郡三郡以管理這塊新開辟的土地,并修筑了云中城作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
云中城位于土默特平原上,地勢平坦,有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渠水(今寶貝河)流過,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是塊宜農宜牧的好地方。趙國在這里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開發,大規模的放牧馬匹,訓練騎兵,還遷來了大量的內地居民,設立村屯,發展農業,使之成為趙國重要的騎兵訓練基地和糧食產區。當年,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武將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牧就曾在此駐防,抵御當時北方被稱為胡人的游牧民族的進攻與襲擾,立下了赫赫戰功。
關鍵字: 云中城 內蒙古 游牧民族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