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秦長城
秦長城在包頭市境內的秦長城累計長度為120公里左右,多半修筑在山巒北坡,依山就險,因坡取勢,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帶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則多用石塊或土石混筑,一般石砌長城遺跡保存尚好,現存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寬4米,頂寬2米左右,土筑城垣多數毀壞無存;土石混筑的城墻,由于多年風雨的侵蝕,已基本成路基狀痕跡。
但在高處,依然可見長城順著山勢上下、狀若游龍每隔一段,尚能辯清古代烽火和城障的遺跡,據調查在這段秦長城內外,留有八九座古城遺址,它們可能就是秦代駐軍的營墊,或屯墾百姓的城邑,從這段長城的烽煙和城障遺址中,常可找到戰國,秦至西漢初年的陶片。
秦長城,是世界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頭市固陽秦長城位于縣城北7公里處,距離包頭市區58公里,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它像一條金腰帶由東向西橫穿固陽中部,跨越五個鄉鎮,長達12公里。
2004年,國家文物局投資50萬元實施了固陽秦長城修復工程,修復長城1200米。主要景點:蒙恬大將點將臺、孟姜女哭倒長城段和匈奴萬箭穿石處、陰山巖畫和烽隧遺址等。
關鍵字: 內蒙古 包頭市 包頭秦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