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旅游概況
烏海由原巴盟的烏達市、伊盟的海勃灣市合并成立的。它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西南部,東經106.36°至107.05°,北緯39.15°至39.52°之間,東臨鄂托克旗,西連阿拉善左旗,北與巴盟磴口縣毗鄰,南與寧夏自治區石嘴山接壤。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30公里,總面積約為2400平方公里。成為自治區的第三個直轄市。
彎彎的黃河,從海勃灣附近入境,到喇嘛灣附近出境,在內蒙古形成一個好大的灣。這個大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被經濟地緣學家稱之為黃河上的金腰帶。烏海市--這座美麗、富饒、生機勃勃的工業新城,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金腰帶的頂端。
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烏海市依托資源優勢,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擴大開放,使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從1998年起烏海市高載能工業異軍突起,發展迅猛,現有企業76戶,生產能力達100萬噸。現在烏海市已初步建立起以煤炭、化工、建材、冶金、機械為五大支柱產業的工業經濟體系。1996年7月烏海市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礦區城市建設試點市。烏海工業經濟連續五年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度,尤其是2003年上半年,烏海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從整個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主要工業產品升多降少,在列入統計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增長幅度較大的有洗精煤、電石、鐵合金、焦炭、水泥、發電量。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最佳旅游時間:
夏秋交節之時
民俗節慶活動:
金秋十月胡楊節、“駝鄉”那達慕節、烏海葡萄節。
美食:
酒鍋牛三寶 、龍鳳呈祥 、烤豬方 、蜜汁天鵝蛋 、清湯牛尾 、全羊湯
購物:
地特產:內蒙古地毯 圖海 奶茶壺 蒙古族銅器
交通:
1997年,烏海市主要鐵路干線有包蘭線1條,公路干線有11o線磴口至麻黃溝,1o9線棋盤井至石嘴山等共18條。客運量194.18萬人,貨運量1116.47萬噸,其中,鐵路客運量為31.18萬人,貨運量為241.47萬噸;公路客運量163萬人,貨運量875萬噸。
住宿:
郵電賓館位于桌子山西街烏海電信分公司的西側,距離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臺1公里,隸屬內蒙電信公司烏海分公司,建筑面積4300平米。賓館分為客房部,餐飲部,工程部,保衛部,有大小會議室2個,是目前烏海市,規模較大,接待能力較強的單位之一。
娛樂:
高蹺:舞者雙足踩著木蹺(有套腳裝置的木棍,高3至4尺),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在鑼鼓大镲 的強烈節奏下舞動。河套地區的高蹺多由24人至36人組成。多數高蹺隊扮有白蛇、青蛇、許仙、法海、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丑老板、二八小子、大姑娘、書生、工人、農民、士兵等角色。舞蹈套路有白菜心、剪子股、蒜辮子、蛇蛻皮、白馬分鬃、單八字、雙八字、跳桌子、撲蝴蝶、三打白骨精等。最后以齊唱社火調或碼頭調結束表演,歌詞則隨時靈活編成。高蹺的表演時間多是春節和元宵節。
賽駱駝:素有“沙漠之舟”的駱駝,在古代蒙古民族的經濟生活和軍事行動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被草原上以牧駝為主的牧民尊為“萬牲之王”。
據文獻記載,當駱駝被馴化為交通工具時,賽駱駝也隨繼產生。每逢喜慶節日,居住在草原、沙漠戈壁的蒙古族牧民常舉行賽駱駝比賽,它同賽馬一樣為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駱駝體型龐大魁梧,乘騎可日行百余里,奮蹄奔馳時可以跟飛奔的駿馬相媲美,而且比馬更有耐力。參賽駱駝是經過馴養和嚴格訓練的,賽駱駝的賽程為5至40公里,以先到達終點為勝。 草原音韻馬頭琴
蒙古民族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音樂藝術遺產非常豐富。素有音樂民族之稱。馬頭琴便是其中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之一。過去不叫馬頭琴而叫抄兒,大概在元代就叫這個名字,不然元朝政府不會以此琴之名稱其掌禮樂官為“抄兒赤”。在科爾沁蒙古民間一直稱“抄兒”,其琴首是獸面即螭(chi)首。察哈爾稱“黑勒胡兒”。錫林郭勒稱“胡爾真胡兒”,因其共鳴箱是枕形而得名。今已普遍稱馬頭琴。因其琴桿上雕刻精美的馬頭為飾之故。關于馬頭琴的起源,有人也寫過美麗的傳說,但傳說歸傳說,并不一定全是歷史實事。追本溯源,它大概是由我國東北古代庫莫奚族的奚琴發展而來。它歷史悠久,音色音質極佳,風格獨特,在蒙古族音樂中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字: 烏海市 內蒙古 旅游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