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东北熟女BBWBBW喷水,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家庭影院vr大片,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无码

客服電(dian)話:400-099-2065

旅游產品分類

北京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 華北旅游 > 北京旅游 > 北京旅游游記

游潭柘寺

新疆旅行網  時間:09-23  來源:  作者:
去過北京幾次,自以為皇城古都的代表景點逛得差不多了,然這次在北京學習期間,一次集體考察活動,使我有幸領略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的風光,一個既有故宮大氣又有園林清幽的絕佳地方。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距離北京市中心46公里。記得郁達夫《故都的秋》里,提到過潭柘寺的鐘聲,腦海里只有那幾個字的印象。出游那天,我坐在大巴車上,并沒有注意多少沿途的風光,車行了大約三十多分種后,高樓林立的市區便從車窗外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連綿的群山和滿眼的青翠,心情也隨之清爽了許多。車上人介紹,這就是北京有名的門頭溝風景區了。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坐北朝南,周圍群山環抱,植被繁茂,遠望一片青黛。剛一下車,縷縷梵音飄入耳鼓,給人一種恍然世外的感覺。抬眼北望,紅墻碧瓦、飛檐翅角掩映在古樹叢中,青煙繚繞,如一位披著面紗的修女。 走過一段狹長彎曲的上坡道,便是一片開闊的平坦院落,最先看到的是古樹掩映下的一座彩繪木牌樓,院中較大一棵古松樹用漢白玉護欄圍著,樹齡數百年,形若盤龍,故日“盤龍松”。背向牌樓分列著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牌樓上方鑲有漢白玉雕龍橫匾,康熙皇帝御筆親題 “翠嶂丹泉”,背面書“香林凈士”四個金字。 穿過牌樓,首入眼簾的便是潭柘寺的山門了。山門上方有康熙帝“敕建岫云禪寺”六個楷體金字。正對山門是一座小巧玲瓏、古樸渾實的石拱橋,名為懷遠橋。佛教講究四大皆空,何來懷思呢?剛聽這名字,我便心生疑問,導游沒講來歷,在眾人面前(考察團一百多人,分兩個導游解說)也沒好再問,回去后看資料知明代初期,有一個兩度來中國學佛法、后做潭柘寺住持并終老于此的日本高僧。因寺院即在那時興建,懷遠即懷故土之意吧。 入山門后,便是群殿巍峨、庭院深深的潭柘寺了。此寺占地2.5公頃,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整個建筑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我們沿著中路游覽線,先看了寺內第一重殿天王殿。天王殿內正中是一尊袒胸露腹、笑口相迎的木雕漆金彌勒坐像。據說“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為慈氏,他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后來在華林園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未來佛,來弘揚佛生,普渡眾生。兩旁楹柱上掛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對聯文字淺顯,幽默中富含哲理,發人深省。彌勒的背面是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的護法金剛韋馱立像,聽導游說,韋馱手中所持金剛杵若是柱地則表示寺院可以住俗客,即可設客房供香客游人駐留,否則是不適合住人的。這使我想起家鄉的五蓮山,那里的光明寺中的韋馱像,手中法器是朝上持著的。與其他寺廟一樣,天王殿的兩側都是四大天王坐像,泥塑彩繪,腳踩八大鬼,個個面目猙獰,令人生畏。 天王殿后是大雄寶殿,寶殿坐落于二米多高的月臺上,更顯得高大雄偉。殿前院中左右分列鐘鼓樓,大殿上層檐下掛的是趙樸初手書“大雄寶殿”斗字金匾,門額上掛有乾隆手書“福海珠輪”金字行書橫匾。大殿正中供奉巨大的泥質漆金釋迦牟尼坐像。兩側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分別系有一條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大雄寶殿是每個寺院都有,但上系鎏金長鏈的卻唯此一處。導游介紹,鴟吻是古建筑鎮物,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屬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鎮免火災。據說,康熙皇帝初來潭柘寺時,看見鴟吻躍躍欲動,大有破空飛走之勢,于是命人打造金鏈將它鎖住,并插一劍。傳說歸傳說,但這條“鍍金劍光吻帶”確實是康熙所賜,至今還亮在殿瓦上。 轉過大雄寶殿,便是中軸線上終點建筑毗盧閣。毗盧閣兩層閣樓式建筑,原來是藏經樓,是寺內最神圣的地方,只有方丈和少數大執事和尚才能進入,一般僧人與游客是絕對不準靠近的。現在底層向游人開放,里有漆金菩薩五尊,殿內掛有乾隆手書大匾“圓靈寶鏡”和厲宗萬所題“寺枕龍潭,七祖分支傳妙法;山連鷲嶺,九峰環翠擁諸天”楹聯。 毗盧閣的院落算是潭柘寺中最大的一個了。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多。院前路中央擺放了數十盆荷花,花期已過,莖高葉翠,雖沒有池荷的豐姿,但清秀中更顯超凡脫俗。院中最南邊有兩棵珍稀古樹——娑羅樹,娑羅樹又叫七葉樹,原生于印度,佛祖釋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弘揚佛法和涅槃,均與此樹有關,是佛門圣樹。在娑羅樹之后,是兩棵幾個才能合圍的古老銀杏樹,相傳為遼代種植,被乾隆帝御封為“帝王樹”和“配王樹”。帝王樹相傳為朝代更迭的象征:每一個帝王登基,樹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與主干合攏,而當皇帝駕崩時,就有碩大的枝干掉下來。站在帝王樹下,看著那系在樹下層層疊疊的求愿紅條,不由生出感慨,大樹千百年來,承載了世人多少美好的愿望和貪心的祈求,如果它有思維的話, 也早覺累了吧? 毗盧閣前植有西府海棠、芍藥和玉蘭等花木,最出名的是“二喬玉蘭”,據說這玉蘭已經有200多年的樹齡,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株玉蘭,用容貌嬌美的大喬和小喬來比喻這花,可以想象花開時的盛景。 折向西去,便是行宮院,清代皇帝把潭柘寺作為皇家寺院,所以幾代皇帝都有游寺小住的雅興。這里雖是個小院,但院中幽靜雅致、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子中間是著名的是流杯亭。亭內用漢白玉鋪地,石面上刻有一條彎曲盤旋的石槽,寬深各10厘米,所構圖案十分奇特,從南向北看似龍首,從北向南望如虎頭。泉水從亭外東側一個漢白玉雕龍頭口中流出,沿石槽蜿蜓而入,再從西邊流出。我國古代漢魏時期有“曲水流觴”的習慣,就是每年三月三日聚於曲折小溪兩旁,用耳杯盛酒放於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下就飲,人們借此以修禊禳災。后人將這一習俗發展、延續下來,并加進新意,凡酒杯流到某人之處,那人就飲酒作詩,久之便成了一種娛樂助興的游戲了。因此,此亭又名“流杯亭”。乾隆皇帝在游寺期間,常與王公大臣們“曲水流觴”,留下詩句: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頻。引流何必浮觴效,豈是蘭亭修禊人。(修禊:水邊嬉游,以消不祥) 去過北京幾次,自以為皇城古都的代表景點逛得差不多了,然這次在北京學習期間,一次集體考察活動,使我有幸領略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的風光,一個既有故宮大氣又有園林清幽的絕佳地方。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距離北京市中心46公里。記得郁達夫《故都的秋》里,提到過潭柘寺的鐘聲,腦海里只有那幾個字的印象。出游那天,我坐在大巴車上,并沒有注意多少沿途的風光,車行了大約三十多分種后,高樓林立的市區便從車窗外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連綿的群山和滿眼的青翠,心情也隨之清爽了許多。車上人介紹,這就是北京有名的門頭溝風景區了。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坐北朝南,周圍群山環抱,植被繁茂,遠望一片青黛。剛一下車,縷縷梵音飄入耳鼓,給人一種恍然世外的感覺。抬眼北望,紅墻碧瓦、飛檐翅角掩映在古樹叢中,青煙繚繞,如一位披著面紗的修女。 走過一段狹長彎曲的上坡道,便是一片開闊的平坦院落,最先看到的是古樹掩映下的一座彩繪木牌樓,院中較大一棵古松樹用漢白玉護欄圍著,樹齡數百年,形若盤龍,故日“盤龍松”。背向牌樓分列著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牌樓上方鑲有漢白玉雕龍橫匾,康熙皇帝御筆親題 “翠嶂丹泉”,背面書“香林凈士”四個金字。 穿過牌樓,首入眼簾的便是潭柘寺的山門了。山門上方有康熙帝“敕建岫云禪寺”六個楷體金字。正對山門是一座小巧玲瓏、古樸渾實的石拱橋,名為懷遠橋。佛教講究四大皆空,何來懷思呢?剛聽這名字,我便心生疑問,導游沒講來歷,在眾人面前(考察團一百多人,分兩個導游解說)也沒好再問,回去后看資料知明代初期,有一個兩度來中國學佛法、后做潭柘寺住持并終老于此的日本高僧。因寺院即在那時興建,懷遠即懷故土之意吧。 入山門后,便是群殿巍峨、庭院深深的潭柘寺了。此寺占地2.5公頃,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整個建筑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我們沿著中路游覽線,先看了寺內第一重殿天王殿。天王殿內正中是一尊袒胸露腹、笑口相迎的木雕漆金彌勒坐像。據說“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為慈氏,他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后來在華林園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未來佛,來弘揚佛生,普渡眾生。兩旁楹柱上掛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對聯文字淺顯,幽默中富含哲理,發人深省。彌勒的背面是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的護法金剛韋馱立像,聽導游說,韋馱手中所持金剛杵若是柱地則表示寺院可以住俗客,即可設客房供香客游人駐留,否則是不適合住人的。這使我想起家鄉的五蓮山,那里的光明寺中的韋馱像,手中法器是朝上持著的。與其他寺廟一樣,天王殿的兩側都是四大天王坐像,泥塑彩繪,腳踩八大鬼,個個面目猙獰,令人生畏。 天王殿后是大雄寶殿,寶殿坐落于二米多高的月臺上,更顯得高大雄偉。殿前院中左右分列鐘鼓樓,大殿上層檐下掛的是趙樸初手書“大雄寶殿”斗字金匾,門額上掛有乾隆手書“福海珠輪”金字行書橫匾。大殿正中供奉巨大的泥質漆金釋迦牟尼坐像。兩側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分別系有一條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大雄寶殿是每個寺院都有,但上系鎏金長鏈的卻唯此一處。導游介紹,鴟吻是古建筑鎮物,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屬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鎮免火災。據說,康熙皇帝初來潭柘寺時,看見鴟吻躍躍欲動,大有破空飛走之勢,于是命人打造金鏈將它鎖住,并插一劍。傳說歸傳說,但這條“鍍金劍光吻帶”確實是康熙所賜,至今還亮在殿瓦上。 轉過大雄寶殿,便是中軸線上終點建筑毗盧閣。毗盧閣兩層閣樓式建筑,原來是藏經樓,是寺內最神圣的地方,只有方丈和少數大執事和尚才能進入,一般僧人與游客是絕對不準靠近的。現在底層向游人開放,里有漆金菩薩五尊,殿內掛有乾隆手書大匾“圓靈寶鏡”和厲宗萬所題“寺枕龍潭,七祖分支傳妙法;山連鷲嶺,九峰環翠擁諸天”楹聯。 毗盧閣的院落算是潭柘寺中最大的一個了。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多。院前路中央擺放了數十盆荷花,花期已過,莖高葉翠,雖沒有池荷的豐姿,但清秀中更顯超凡脫俗。院中最南邊有兩棵珍稀古樹——娑羅樹,娑羅樹又叫七葉樹,原生于印度,佛祖釋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弘揚佛法和涅槃,均與此樹有關,是佛門圣樹。在娑羅樹之后,是兩棵幾個才能合圍的古老銀杏樹,相傳為遼代種植,被乾隆帝御封為“帝王樹”和“配王樹”。帝王樹相傳為朝代更迭的象征:每一個帝王登基,樹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與主干合攏,而當皇帝駕崩時,就有碩大的枝干掉下來。站在帝王樹下,看著那系在樹下層層疊疊的求愿紅條,不由生出感慨,大樹千百年來,承載了世人多少美好的愿望和貪心的祈求,如果它有思維的話, 也早覺累了吧? 毗盧閣前植有西府海棠、芍藥和玉蘭等花木,最出名的是“二喬玉蘭”,據說這玉蘭已經有200多年的樹齡,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株玉蘭,用容貌嬌美的大喬和小喬來比喻這花,可以想象花開時的盛景。 折向西去,便是行宮院,清代皇帝把潭柘寺作為皇家寺院,所以幾代皇帝都有游寺小住的雅興。這里雖是個小院,但院中幽靜雅致、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子中間是著名的是流杯亭。亭內用漢白玉鋪地,石面上刻有一條彎曲盤旋的石槽,寬深各10厘米,所構圖案十分奇特,從南向北看似龍首,從北向南望如虎頭。泉水從亭外東側一個漢白玉雕龍頭口中流出,沿石槽蜿蜓而入,再從西邊流出。我國古代漢魏時期有“曲水流觴”的習慣,就是每年三月三日聚於曲折小溪兩旁,用耳杯盛酒放於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下就飲,人們借此以修禊禳災。后人將這一習俗發展、延續下來,并加進新意,凡酒杯流到某人之處,那人就飲酒作詩,久之便成了一種娛樂助興的游戲了。因此,此亭又名“流杯亭”。乾隆皇帝在游寺期間,常與王公大臣們“曲水流觴”,留下詩句: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頻。引流何必浮觴效,豈是蘭亭修禊人。(修禊:水邊嬉游,以消不祥) 行宮前面有皇帝御賜的名貴竹木,一種叫“金鑲玉”,一種叫“玉鑲金”,“金鑲玉”是黃色的竹節間有綠色的豎紋,“玉鑲金”是綠色的竹節間有黃色的豎紋。立于兩池翠竹前,風吹颯颯,修竹成蔭,腦邊驀然涌出記不得在哪看過的聯句: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靜無人水自流。 游完東路的庭院,我們隨導游拾級而上,進入西路景區。西路的主要建筑有大悲壇、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層層排列,瑰麗堂皇。戒壇是和尚們受戒之處,殿西原龍王殿下掛有一塊石魚,敲擊不同部位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響,據說人如果某些部位得了毛病,去摸一下石魚的相同部位,病情就會恢復。我最有印象的是全寺最高處觀音殿,這里有妙嚴公主出家的感人故事。她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因其父南征北戰,殺戮過多,妙嚴公主為替父贖罪,決然到潭柘寺出家。每日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禮懺觀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內一塊鋪地青磚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妙嚴法師一生苦修,終老于此,后其跪磚被帶回宮中觀摩,幾經朝代更替,磨磚是否保存至今,導游沒說,心存疑問,終是遺憾。 從最高處西下,越過一條淙淙流淌的山溪,再攀登一段狹長的陡道,便到了西觀音洞——背山而建一座小庭院。小院古樸,四面庭堂,中有小池,浮著幾朵芙蕖,凸起的石板上有好幾只金龜,一大幾小地疊起,伸著脖脛向游人討東西吃,十分有趣。在小園中閑逛,抬頭看到一幅對聯:晨鐘初起茶溢香,暮鼓已畢味正濃。不由眉頭皺起,在“京都第一寺”里,竟然出現病聯,且病在多處,這與古寺的深厚文化底蘊太不協調了。 出了寺門,朋友提議去塔林看看。潭柘寺的塔林分上下兩個塔院,共有塔75座,里邊埋葬著十多個朝代的高僧大侶,聽說這里是北京地區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處塔林。我曾到過山東靈巖寺,那里有一個塔林,不同的是,那里全是石塔,而這里既有石雕的,也有磚砌的。 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構成了名揚京華的 “潭柘十景”。這里有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的平原紅葉;有“青山綠如洗,四面作佳鄰”的千峰拱翠;有“西山爽氣朝來歇,倏忽玄陰滿四陲”的萬壑堆云;有 “天然一架錦屏開,不費人間智巧排”的錦屏雪浪;有“巖巒幛開豁耳目,嵐霧翠低濡衣襟”的飛泉夜雨等等,可惜我們不長駐,看不到十大景,但這些美妙的名字和詩句,卻永遠存入記憶,留給我無窮的想象。 在寺外一片茂密的樹林里,我們邊休息邊打開考察團分發給每人的一份午餐,雖然簡單些,但有吃有喝,別有風味。 二十分鐘后,我們乘車返回。坐在車上,驀然回首,潭柘寺早已隱沒在一片青山霧靄中了。

關鍵字: 大雄寶殿 天王殿 漢白玉 潭柘寺
相關線路
在線評論

  驗證碼:驗證碼    匿名發表

聯系我們
  • 新疆中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18099695348
  • E-mail:tour@8tdc.com.cn
  • 地址:烏魯木齊市沙依(yi)巴克區伊寧路89號新豐大廈(sha)A座7樓
酒店住宿所有酒店

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經濟型

前門建國飯店

前門建國飯店

已有 571 人關注
首都大酒店

首都大酒店

已有 294 人關注
東方君悅大酒店

東方君悅大酒店

已有 364 人關注
美食餐飲所有美食

官也街澳門火鍋

無論這林林總總的花樣美食如何的

聽蟬軒花園美食吧

八百年帝都始于元朝,聽蟬軒Secret

便宜坊烤鴨店(安華

中華老字號便宜坊烤鴨店史建于明

十全舫之明珠海鮮

明珠海鮮加工檔位于南三環趙公口
北京游記所有游記

獨品老北京炙子烤

寒冷的冬天里,如果吃了暖呼呼的食

【闖京城】汽車博

今年國慶前才剛開放,就已經超過上

三天兩夜,北京-大

從北京到大連,和honey還有另外兩

北京,從零開始

北京,春夏之交,風和日麗,適于游蕩從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