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南文化群雕將現宣武門
宣武門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設“宣武午炮”,午間鳴放以報時。今(20號)天,西城區政府將在地鐵4號線宣武門站周邊,設置包括“宣武午炮”石刻浮雕在內的一系列宣南文化雕像群,讓過往市民可從中回顧一段段塵封的歷史。
舊時的宣武門
西城區將把宣武門外地鐵4號線兩個出站口周邊,作為“世界城市環境建設試點”,打造精品城市環境景觀。“宣武午炮”石刻浮雕、標志鐘、特色景觀步道、宣南文化長廊等一批兼具國際元素、現代元素、宣南文化元素的建筑,不久將在此呈現。昨天,記者從西城區市政管委了解到,前期的環境建設方案已經啟動,整個工程總占地面積1724平方米。
鑒于宣武門曾有的報時功能,此次景觀建設特別設計了一座標志鐘。鐘高12米,為金屬框架結構,結合石材、玻璃等現代元素,頂部為時鐘鐘面,可從四個方向觀看時間。夜晚時分,整個鐘樓通體光亮。鐘旁還配有文化墻,以傳統灰磚為藍本,結合石材、鋁板、玻璃等現代元素,展示舊時宣武門地區地圖、著名景點、老照片等,通過古今延續展現本地區文化。
工程正式啟動后,將對地鐵出口周邊進行空間整合,騰出更多地方設置宜人且兼具城市功能的景觀。項目負責人介紹說,除宣南文化雕像群、標志鐘等建筑外,還將設計綠蔭下沉式廣場、沿街綠色植物帶、自行車停車場、大型led液晶顯示屏。
宣武午炮
明清兩朝城內報時是靠鐘鼓樓上鐘、鼓之聲。1924年以后,北京的鐘鼓報時聲不再響了,取而代之的報時方式是午時鳴炮。鳴炮地點是在宣武門城樓上,使用的炮是兩尊退役的德國克虜伯野炮。據說,首次鳴炮就震塌了附近的兩間民房,于是只好把這兩尊野炮分開鳴放。民國時田蘊錦著的《最新北平指南》載:“午炮有兩處,一在宣武門以東的城墻上,一在德勝門以東的城墻上。每日午時燃火藥炮一聲,聲震遐邇,用于城中人們對時之用,人稱‘宣武午炮’。”午時鳴炮的制度一直延續到30年代,由于鳴炮的費用太大,最后停止了這項不必要的報時活動。(通訊員張海濤 常習芳 記者鞏崢)
關鍵字: 地鐵4號線 宣武門 西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