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元大都城的興建,選址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礎。它的規劃設計繼承了我國歷代都城建設的優良傳統。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墻南移時,遺存城外,俗稱土城。
土城西壁有肅清門遺址,舊有樓館廢墟,又有雙阜壁立,樹木蔥蘢,鳴禽四翔,富有郊野風光。明永樂年間,即有quot;薊門煙樹quot;之稱,為京師八景之一。其實,早在金中都時,已有quot;燕京八景quot;,quot;薊門煙樹quot;即是其一。明清以來,徒以quot; 薊門煙樹quot;之虛名相傳,而城垣遺跡則日見殘毀。
北京市人民政府鑒于土城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于一九五七年公布為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3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元大都城垣的基礎上建園并命名為“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北京奧運景觀重點工程之一。
公園分為海淀和朝陽兩段,全長9公里。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集歷史遺跡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休閑游覽于一體。其中“龍澤魚躍景區濕地園面積達17000多平方米,是城區內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種有千屈菜、睡蓮、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游人置身其中,可感受到郊野風光的自然情趣。
關鍵字: 元大都 北京市 水生植物 金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