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兒胡同
鴉兒胡同位于西城區東北部。屬新街口街道辦事處轄界。東西走向,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起自小石碑胡同與煙袋斜街相連,西北至甘露胡同。全長820米,道路均寬5米。元代為積水潭(今后海)北沿,稱沿兒胡同。后因積水潭面積縮小,加大了與水面的距離。明代稱廣化寺街,屬日忠坊。清代取沿兒胡同諧音稱鴨兒胡同,亦作鴉兒胡同,為正黃旗地界,鴉兒胡同沿用至今。街內有廣化寺,始建于元代。傳說是一高僧托缽化緣、籌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
清宣統元年(1909)由清學部主持在廣化寺籌建京師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前身)。民國時期魯迅作為教育部主管圖書館工作的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常來此工作。1917年京師圖書館從廣化寺遷至方家胡同國子監南學。廣化寺主體建筑尚完好, 現為北京市佛教協會和北京佛教音樂團辦公活動場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重修頤和園佛香閣時曾從寺內移去l尊大佛。今6號院內有歐式小樓,1951~1988年作家蕭軍在此生活工作近40 年,先后在此著有長篇小說《第三代》(1955年以《過去的年代》書名發表)、《五月的礦山》、《吳越春秋史話》和京劇劇本《吳越春秋》以及《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蕭紅書簡輯存釋錄》等著作。鴉兒胡同多為平房,90年代開始四合院改造工程。
關鍵字: 佛教協會 佛教音樂 北京市 圖書館 廣化寺 積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