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臺灣(三)---臺北龍山寺
門前龍山寺的介紹,可見其歷史的悠久。 周圍的現代建筑,實在有點煞風景。這也是發展過程中的失誤, 同樣的錯誤,永遠再重復。大陸也隨處可見這樣的失誤。龍山寺比我想象中的規模要小,但香火之旺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先看門前的龍山寺介紹,可見其歷史的悠久。對于我這個對佛教沒有太多研究的人來說,臺灣的寺廟,在外形和色彩上還是很有特色,飛檐雕刻精致,斗拱色彩斑斕。而內在精神層面上的不同,我就不得而知了。整個寺廟占地一千八百多坪,平面呈日字型,共三進。 據說,民國三十四年,寺廟遭盟軍轟炸,主殿全毀,唯有觀世音菩薩像端坐蓮臺,屹立不動,完好無損。從此這里的香火更加旺了。 門前飛瀑,綠樹,別有風景。 精美的木結構,精致的彩畫 一位虔誠的老者,看著我們不停地照相,一臉的好奇。他拉住我認真地說:“晚信不如早信,不要等有需要的時候再來信佛。”“謝謝老伯!我明白。請問為什么這里有這么多的貢品?每天都這樣嗎?”老伯說:“你運氣真好!今天是觀音的生日。” 香霧中的真誠 鮮亮的彩飾,滿臺的鮮花,多了一份生氣 飛檐雕刻精致,色彩艷麗,這是臺灣寺廟的一大特點。 真的是運氣好,一年就這一次盛況,讓我們遇上了。鋪天蓋地的貢品,顯示人們的虔誠。透過蒙蒙的香霧,我看到周圍人們眼中的期望和期盼。這點點閃爍的香火,點燃著多少希望和寄托。繚繞在周圍的煙霧,也多了一點神圣和神秘。 美食代表人們心里的真誠 不同的種族,對于神佛有同樣的敬仰。他在祈禱什么呢? 對人來說,精神的寄托是永遠需要的。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精神寄托的重要性不同而已。他們眼中的真誠讓我震撼,他們的虔誠讓神感動。我祝福他們心想事成! 他和我一樣有著特別的感受,用相機記下一切。 這是我在龍山寺買下的“貔貅”,送給我妹妹,希望她健康快樂,能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關鍵字: 歷史 規模 龍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