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游臺灣知曉部落故事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里價值連城的極品數以千計,如銅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盤;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書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顏真卿、宋徽宗 (趙佶)書法手跡;畫卷中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窯名家親制品,官窯制御用藝瓷等,還有大量為目前有關當局秘而不宣的國寶級文物。
盡人皆知的翠玉白菜原陳列于北京永和宮,是一名妃子的嫁妝,由清代藝人巧妙地運用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灰玉雕成,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白色的雕成菜幫、菜葉自然反卷,筋脈分明,上面攀爬兩只紅色的螽斯蟲。螽斯蟲,俗名“蟈蟈兒”,繁殖力很強,有子孫綿延之意。另外還有一塊幾可亂真的“紅燒肉”,雕刻精細,形象逼真,世上少有。宋代青瓷器中質地最好也是最為罕見的汝窯瓷器,現存于世的僅67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23件(另外北京故宮有17件,上海博物院有8件,英國大維德爵士基金會有7件)。西周青銅器毛公鼎,上面刻有多達497個字的銘文,至今仍然是商周青銅器銘文數目之冠。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于1928年在安陽小屯被發現,當時掘得5萬多片,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超過一半。
關鍵字: 原住民 臺灣 日月潭 蔣介石 黃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