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
民俗慶典,具有對社區居民之潤滑調和功能,激發社區總體營造意識的作用。經過歲月的洗鍊,雞籠中元祭慶典昇華為雅俗共有共享之人文活動;觀眾可參與宗教活動,滿足心靈之慰藉,亦可作為民俗藝術之旅,欣賞地方文化特色。
每項基隆中元祭慶典皆有其歷史傳統、文化內涵及民俗意義;開龕門的意義是《使孤魂幽靈皆能於農歷七月至陽間領受甘露法食,和聽經聞懺,并得以解脫》。「斗燈」代表著同姓血緣生命共同體的濃厚關係,其上有尺、剪刀、秤、劍、鏡子各自代表著「古老傳統」的吉祥意義,字姓手爐的交接象徵著「代代薪傳」;放水燈頭是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陸地共享。七月十五日跳鐘馗,其意為押孤魂回府;八月一日的關龕門儀式,令使孤魂回歸冥界免遺害世間;農歷七月基隆中元祭慶典儀式全部圓滿結束。
鷄雞籠中元祭能有今天規模成為舉世矚目的年度盛會,皆歸功於每年輪值主普宗親會的出錢出力,精心策劃;希望能借助此項慶典,凝聚各宗親會力量,發展基隆市成為國際響亮的觀光城市;同時使市民更加團結,共同為基隆的未來發展而努力。
除了放水燈,基隆中元祭輪值主普李姓宗親會8日傍晚在主普壇前舉行普渡法會,祭品牲禮包括大豬公與孤飯等,吸引許多民眾參加,全市街道也有民眾普渡拜拜。晚間,先“跳鐘馗”以驅趕在陽間留連不返的魂靈,而午夜十二時則有“交接手爐”,象征薪火相傳。
中元節的祭品除了豬公、牲禮漢席、孤飯與菜粿外,各式看生祭品最吸引民眾目光。看生,又名看牲,在中元普渡擺置在供桌上,葷或素的可食菜肴,用瓜果雕成花鳥人物或甜粿糕餅拼成五湖四海,以及用面團、蔬菜與五牲雕制成的飛禽走獸、吉祥圖案和民間故事等各種供觀賞的手藝品,將傳統民間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展現廚師的手藝,也增加了看桌的可看性。
關鍵字: 地獄 基隆 大帝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