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林鄉蕃薯厝順天宮
蕃薯厝在清初期名為蕃薯寮,蕃薯厝的地名由來真的和蕃薯有非常大的關連,明永歷19年(康熙四年)當地開拓始祖從臺南西港流浪到此發現遍地蕃薯因此在此耕種居住,事隔叁年洪祖想念起故鄉親人,于春植后回大陸同安蒲田等地,探視親人并接親人與祖先遺骸來臺定居耕種,回程時正值夏秋之際海滄甚大,洪氏祖先前往福建湄州朝天閣媽祖廟,請了大媽副身來臺,時值明永歷22年(康熙七年),并搭草廟恭奉媽祖年久草廟上攀滿蕃薯藤,因此外界稱該地供奉媽祖為蕃薯寮媽,該開基大媽也是目前全國僅存的最悠久的湄州朝天閣站身媽祖,外界統稱蕃薯厝順天宮媽祖廟為蕃薯寮媽。每年元宵節起連續叁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觀光客與香客踴入當地看傳統文化習俗活動,此外媽祖誕辰前夕來自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進香團來此進香為當地香火鼎盛廟宇之一。另外當地最聞名的是醫師法官輩出,蕃薯厝雖是一個小農村,當地約叁百多戶不過卻出了數十位司法官,醫師比例之高,老師與相關司法人員值務律師書記官及其他公務人員值務更是不計其數,當地資源較都市貧乏,卻履出杰出子弟,草地出狀元,不少電視新聞媒體與報章媒體報導,也譽稱蕃薯厝為法官村或狀元府,每逢考試季節時不少考生與父母親拿著準考證到水林鄉信仰中心蕃薯厝順天宮媽祖廟祈求考試平安順利能金榜題名,當地文正國小辦學績優與蕃薯寮媽靈感神跡,在臺灣經常被外界贊許稱奇的地方。蕃薯厝順天宮廟宇建筑,有許多歷史故事與人物的剪黏交趾陶與壁畫及石雕,雕工精細,也保留清中期的石香爐,匾額及當時當地洪近其先生高中舉人為該廟用手工所雕刻撰寫的木板對聯與簽詩版,該廟宇裝飾華麗,建筑巍峨堂皇,架構完整,布置莊嚴,屋檐雕刻精巧,古色古香,此外廟廣場每日附近有小吃攤販及商店鄰立,周圍也保留不少古厝,有些甚至上百年歷史,也曾經許多戲劇片在此地拍攝,附近農田蔗田綠油油景觀,偶爾還能在廟附近,看到前往農田耕種的牛車與吃草的水牛,這種田園與大自然溶入的舒適景觀印入眼廉,每逢假日常有不少在都市忙碌壓力大的游客,除了拜拜外也在此舒暢心情一番,更讓生活在都市叢林里的小孩難得享受這種輕松自在的田園生活。
關鍵字: 準考證 古色古香 媽祖廟 旅行網 水林鄉 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