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
位于臺北市仁愛路四段中山公園內,是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筑,于1972年落成。全館用地約4萬平方米,占中山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當今臺灣罕見的宏偉建筑物。紀念館的正門高敞軒宏,入門是長方形的大紀念廳,安置著孫中山先生的純銅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噸。大廳后南為紀念館實用部分,上下二層,包括大會堂、圖書館、畫廊、展覽室、演講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務建筑。館內設有四百個座位的圖書館,藏書十四萬冊。中山廊長達百公尺,四大展覽室裝潢精美,設計新穎,經常展示現代名家藝術品及建國史跡資料。表演廳經常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戲劇演出。演講廳每周都有學術性、生活性的講座。國父紀念館占地廣,設備先進,又位于市區,交通方便,環境亦佳,所以開放以來成為一臺首屈一指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國父紀念館以孫中山史料的整理、研究和展出為重點工作,曾一士先生在多年與大陸同行的接觸中,了解到北京、上海、廣東、南京等地都精心保護了孫中山先生生前的居所并設為紀念館,且有大量豐富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便做了很多細致的聯絡準備工作,聯系武漢武昌起義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北京湖廣會館孫中山研究室等六家單位于1997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聯合推出“海峽兩岸孫中山紀念史料陳列展,觀者踴躍,反響如潮。大陸方面精心制作了各紀念館建筑的模型,復制了中山先生紀念文物、圖片,推出了“中山先生與南京、“中山先生與廣東等專題展,再配合臺北“國父紀念館推出的“中山先生與臺灣,成為兩岸孫中山研究學界的一樁盛事。“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先生自己就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者,喜愛奇石與古玉。他的辦公室里堆著從各處收集來的奇石,并稱“石本無心,人自有情。曾先生還是一位致力于為截肢青少年服務的義工,曾率隊參加一九九四年在北京舉行的遠南殘疾人運動會,并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每年組織兩岸杰出殘疾人聚會臺北“國父紀念館同臺演出。“lsquo;國父紀念館rsquo;是歷史的紀念之所,也是學
關鍵字: 中山公園 圖書館 展覽室 旅行網 紀念日 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