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公園
位于恒春半島南端的墾丁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造就了迥異于本島其他地區的特色,無論地質、動植物生態、海洋資源及人文風貌皆有可觀。1984年,墾丁公園正式掛牌成立,不僅是島內首座公園,也是目前為止唯一涵蓋海域的公園。墾丁公園屬熱帶性氣候,地質以珊瑚礁為主,貓鼻頭、龍坑、鵝鑾鼻附近,皆可看到裙礁、海崖、海蝕溝等發達的珊瑚礁地形;海灣堆積的砂粒,則含有大量的貝殼砂;而墾丁森林游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及鵝鑾鼻等地,則是隆起的珊瑚礁臺地;受東北季風影響,區內也形成了砂瀑、砂河、砂丘等風成地形。植物生態方面,以熱帶海岸林及熱帶季雨林最為彌足珍貴:熱帶海岸林的樹種多自南洋漂洋過海而來,原本遍布恒春海岸,但在人為開發下已逐步萎縮,如今僅存于香蕉灣附近;墾丁地區炎熱多雨,惟因雨量分布呈季節差異,欠缺發展成熱帶雨林的條件,而成為熱帶季雨林,此以南仁山為代表。此外尚有濕地、草原、灌叢、珊瑚礁濱岸植物等群群落,及罕見的水仄、水丁香等,群相豐富而完整。公園內的動物,據統計包括鳥類114種、爬蟲類24種、蝴蝶類162種、兩棲類13種及哺乳類15種。觀察過境的紅尾伯勞、赤腹鷹、灰面鷲、澤鳧、燕鷗hellip;hellip;,是每年賞鳥界的一大盛事;而社頂自然公園的梅花鹿復育區,更為臺灣保育工作的一大里程碑。恒春半島三面環海,軟珊瑚林、藻類及貝類等水中生物
關鍵字: 復育區 季雨林 旅行網 梅花鹿 珊瑚礁 鵝鑾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