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臺禪寺
藥師七佛塔
藥師七佛塔是一項傳統大木作,以精致工法不含鐵釘接榫而成,表現出傳統飛檐、斗拱的建筑特色,安立于萬佛殿中央的藥師七佛塔,在緬甸柚木古銅色澤及淡淡的柚木清香中,更加顯得沉穩且莊嚴。七佛塔所在位置,為中臺禪寺中軸線的中心。透過蓮花瓣外型的大帷幕玻璃向內看,整座塔古典莊嚴清晰可見。中臺禪寺整體建筑外觀以佛塔(梵語 stupa )的外型,七佛塔建構于禪寺中心,佛塔中有佛塔,形成 “ 塔中塔 的建筑特色。呈現出《妙法蓮華經》中的諸佛圣境: “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 hellip;hellip;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說。
塔高七層的佛塔,各層分別供奉著銅制藥師七佛: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威音王如來、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游戲神通如來,與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七佛又做七躬醫王,各各住于東方四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的世界中,各以發持的廣大愿行,教化度眾。藥師佛,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意為大醫王、大藥王,乃因藥師佛以大悲心體察眾生病難,立下十二大愿,弘誓救拔解脫一切,令得身心安泰,遠離國界不安、身心困苦等難境,以其因地愿行與果德名號 “ 藥師如來 。而關于 “ 琉璃 之稱號,則是以琉璃本身瑩徹有光的形象,來表喻此尊佛陀的言行是通透而明白,正大而光明。且藥師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愿,愿能修得琉璃之身,光照三有,開顯一切眾生本來佛性;《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如此記載: “ 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于明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在藥師七佛塔中的壁面上,供奉著以手工線雕的工藝技法,重新呈現天寧寺拓本五百羅漢圣像,由于原版的天寧寺羅漢圣像,早在元末時期毀于祝融之災,而今日的圣像乃是由拓本所造,而今以線刻方式雕刻重新呈現,將年代久遠的古跡,以現代藝術工匠的技法重現于世,為佛教典藏的古跡重新付予新的生命,更顯出佛塔的殊勝。壁面之外,恭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經文,鑲刻在佛塔的四周外墻,在銅版鍍鈦蝕刻的鑄煉下,古銅霧金的字句,處處傳達著佛陀慈悲的深切教意,如此,佛、法、僧三寶,環繞在藥師七佛塔的內外,交相傳遞著三寶護佑眾生,眾生護持三寶的菩提大愿,在右繞佛塔時,愿生生世世廣發菩提愿行,充塞于心,也沛然于天地。
關鍵字: 七佛塔 萬佛墻 萬佛殿 中臺禪寺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