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古玩市場訴說盛京往昔
在順城街有兩座門,一座叫懷遠門,一座撫近門。
兩門之間有一條街叫沈陽路。
沈陽路上有一古玩市場,仿古牌坊上面刻著“盛京古玩城”。
盛京古玩城,據說是東北最大的古玩市場。古玩城其實是一個經營古玩的商場,也是沈陽市內較大的古玩收藏與銷售,購買實用舊物的不錯去處。
盛京古玩城和玉石城兩個樓是連在一起的。西側是古玩城,東側是玉石城。古玩城也定期組織一些古玩方面的展覽,買不買,趕上機會,看一看也很有趣。
古玩城的一層主要是集郵票品,新舊錢幣、電話還有磁卡,各種票證、文革時期的物品、照相器材。
二樓經營的主要是古玩,古舊的字書畫、古舊家俱、玉器和水晶、古代瓷器、文房四寶。
古玩城周圍呈h形狀分布的露天地攤也是古玩城的一部分。
收藏古玩或者迷戀,光憑喜好和熱情,沒專業的知識不成,經常會打眼。
我們不懂古玩,也就沒有往樓里去,就在外面的地攤上看看。
露天地攤市集,舊物新實用品匯集地。
南北一字沿巷兩邊排開,最多時,有百余個攤位。巷街門市還有經營和古玩交易物品相關的店鋪。主要是民間收藏的古玩字畫。
出了古玩地攤巷,就看見了劉老根大舞臺。
中街大舞臺的是總店,環境好,演員好,價錢也貴。
據說,劉老根大舞臺原來是家茶園。
1908年,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四月,沈陽市于洪區沙嶺鄉一個姓劉的鄉紳,在中街“方城”內正陽街中段西側(沈陽興隆大家庭對面)開辦了“慶豐茶園”(當時又叫“翠芳樓”,俗稱“慶豐大舞臺”)。
1912年,唱“三花臉”的藝人王明義與袁綬卿合伙買下“慶豐茶園”,改名為“明卿大舞臺”,形成中街大舞臺劇場最早的劇場戲院。
1933年,日本人長橋榮一擔當了“明卿大舞臺”的經理,將劇場改名為“奉天大舞臺”,以表演京劇、評劇及河北梆子為主。
1945年8月15日,大舞臺劇場正式定名“沈陽大舞臺”。
建國后,大舞臺也曾改名為“遼寧京劇場”。不久又恢復為“沈陽大舞臺”。
1967年文革開始后不久,大舞臺曾改名為“沈陽劇場”,文革結束后又恢復了“沈陽大舞臺”的名稱。
2003年4月,趙本山“劉老根大舞臺”進駐。
大舞臺每日19:00~21:30開唱,票價分為9檔,起價50元/位,200元就能買個“好座”。
盛京古玩 (1)
盛京古玩 (2)
盛京古玩 (3)
盛京古玩 (6)
盛京古玩 (7)
盛京古玩 (8)
盛京古玩 (9)
盛京古玩 (12)
盛京古玩 (13)
盛京古玩 (15)
盛京古玩 (16)
盛京古玩 (17)
盛京古玩 (18)
盛京古玩 (21)
盛京古玩 (24)
盛京古玩 (25)
關鍵字: 古玩城 古玩市場 古玩收藏 最大的 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