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仙浴灣
再游仙浴灣又是一個酷熱的三伏天,又到了南下看海的季節,再游仙浴灣。再游就不是第一次,這第二次是似乎來得太晚了,整整過了十年。有的朋友要問,這仙浴灣是何方圣地?仙浴灣地處遼南瓦房店市,與長興島隔水相望,是一處避暑度假的好去處。十年前與一幫朋友結伴初到仙浴灣,那時還沒有開發,條件很差,但特殊的地理條件格外引人注目。岸邊一側是不高的丘陵,以丘陵為中心,圓弧形的海灣向四周延伸,形成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去處。金色的沙灘,松軟平整,松軟的讓你難以置信,光著腳丫在沙灘上走過,留下串串深淺不一的腳印,腳心癢癢的,舒服極了。湛藍的海水,清澈見底,清澈的讓你感覺不到水的深淺,身穿泳衣站在水中,可以看到一條條不知名的小魚在游動,小魚并不怕人,不時的與你親密接觸。不遠的海中有一個不大的小島,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情人島,不知其中藏有什么典故。清晨,薄霧繚繞,海浪有節奏的拍打著沙灘,傳來陣陣濤聲。傍晚,又大又圓的夕陽掛在天邊的海平面上,鮮紅鮮紅的,給平靜的海面灑下一片霞光。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和同伴下海游泳,當時是上午十一時左右,強烈的陽光直射海面,水氣蒸騰,使對面的情人島變得像海市蜃樓的幻影,若隱若現。一群身著鮮艷泳裝的姑娘們在戲水,遠遠望去,朦朧中我的視覺也發生扭曲,產生幻覺,仿佛見到一群仙女在水中沐浴、翩翩起舞。仙浴灣是誰起的名字?名副其實,再貼切不過了。說實話,有名的海濱去過許多,但都沒有仙浴灣美麗漂亮而富有詩意,我們幾個屬實被她征服了。當時這里沒有旅游接待的賓館,來這里的人都住在當地漁民家里,吃的是漁家菜。剛剛從海里當上來得魚、蝦、螃蟹用清水一煮,那味道真是叫絕,鮮極了。那次旅游,仙浴灣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晃十年過去了,這個第一印象仍然歷歷在目。從沈大高速公路老虎屯站下道,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一別十年仙浴灣。眼前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除了半月形的金色沙灘和海里的情人島還保留著當年的樣子以外,其他的地方都變了模樣。依山而建的一幢幢樓房,像一道鋼筋混凝土的屏障,把那幾座小山擋沒了蹤影。據說是某企業集團的為職工建的度假村,現在有的已經出售給當地人開旅游賓館,沒賣出去的一直閑置著,在一些樓房屋頂上還依稀可見“××公司度假村”的招牌。海灘上搭起一排排臨時排檔,把本來開闊的海灘分割成一段又一段,顯得雜亂無章。還沒等下車,我心目中保留已久的美好印象就已經大大折扣了。接待我們的旅館是當地較好的一家,登上閣樓可以眺望整個仙浴灣,放眼望去,方圓十幾里的景致盡收眼底。十年的時間,當年的小漁村已經變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旅游度假區,廣場、雕塑、棧橋、賓館、別墅一應俱全,樸實無華的自然景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到處都是人工雕琢的痕跡。應該說,這些變化可以用“舊貌換新顏”來形容,但這新貌并沒有給我帶來多少興奮,反而增添了不少沉重。海水沒有以前那樣清澈,遠處的養殖區飄來陣陣腥味,下水后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那種在海水里劈波斬浪的高興勁所剩無幾;沙灘上散落著不少塑料袋、飲料瓶一類的生活垃圾,這是游人在海邊野餐留下的痕跡;層層的海浪把漂浮在水面上的臟污推向岸邊,形成一片片白色的泡沫,大大小小的燒烤排檔直接把廢物拋向大海;晚上旅行社在岸邊點起篝火,燃放煙花爆竹,人們在進行的狂歡之后,留下一堆堆黑色的灰燼和煙花鞭炮的殘骸;餐桌上魚蝦越來越小,小黃魚真是名副其實的“小黃魚”,多說有食指長,當地的人打趣說“海里的東西越來越少,都快要把魚籽打上來‘起’了”。大連口音“吃”的發音聽起來像“起”,逗得我們哄堂大笑。不僅是少的問題,而且貴得驚人,甚至比鞍山還貴,讓那些本想大飽口福的饞貓們大失所望。沒有更多的商量,大家就把好好玩一把的計劃放棄了,每個人心里留下更多的是遺憾。我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絕不會無理取鬧,在一個漂亮的旅游景區橫挑鼻子豎挑眼,專揀不好的地方寫。我也不是一個極端環保主義者,絕不會否定一切,反對人們對旅游取得開發和建設,排斥所有的人造景觀。我并不想否定仙浴灣十幾年的開發建設成果,但它絕不是我心目中的仙浴灣。仙浴灣因其自然風光秀美而得名,輔以適當的硬件設施,將會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海濱度假區。如果自然景觀遭到破壞,即使有再好的賓館和設施,也不會有人光顧。聽說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當地政
關鍵字: 仙浴灣 度假 朋友 瓦房店市 長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