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時節訪李官
休漁時節訪李官 六月中旬的一天,醞釀已久的健身俱樂部會員活動終于成行了,目的地是瓦房店李官鎮。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除了這里的海水清、沙灘白以外,享受美味海鮮也是首選的理由之一。 從沈達高速李官收費站下道,西行十幾公里,就到達了目的地。 入住的旅館是當地農民建的,條件一般卻很干凈,臨海而建,距海岸只有幾十米遠。實在是太近了,以至于從旅館窗戶就可以看見蔚藍色的大海,躺在床上就可以聽到此起彼伏的濤聲。我們這些飽嘗喧囂之苦的城里人住進這樣的海景洋房,煩躁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了許多。 一個不好的消息,讓幾個“饞貓”十分掃興。原來六月份是這里的“休漁期”,當地漁民俗稱“封海”,大小漁船一律不許出海打魚。怪不得幾十條漁船一字排開停靠在海邊,數十張漁網鋪在沙灘上,漁民們都悠哉游哉的坐在船邊閑聊。 旅店的老板是個精明的農民,當我們向他打聽“休漁”的問題時,他打開話匣子,用濃重的遼南口音講了起來。渤海“伏季休漁”只有十來年的歷史,就是每年夏季劃出一段時間,禁止所有漁船下海捕撈作業。過去人們認為大海里的魚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可事實并非如此,隨著人們的過渡捕撈,渤海灣的漁業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漁民打上來的魚、蝦、螃蟹越來越少,越來越小。為了休養生息,讓大海恢復其自身的活力,讓各種魚類自然繁衍,國家不得不采取了“伏季休漁”的硬性措施。尤其是這里盛產海蜇,如果不進行休漁,不僅產量大大的減少,而且也吃不到又鮮又脆的大海蜇了。今年的“休漁期”是從6月16日開始到9月1日止,剛剛封海一周。你們來得不是時候,早來幾天的話,海鮮可以管夠吃。 老板的一席話徹底的打消了“饞貓”們飽餐海鮮的念頭,不過既然到海邊來了,水產品還是較為豐富的,有冰鮮的黃魚、赤甲紅、蛤蜊、海帶等。一位朋友指著盤子里的蝦皮說,大家快來嘗海鮮呀!對嗎,趙本山家里的手電筒都能算家用電器,這產自渤海的毛蝦不是海鮮是什么?有年輕人就有激情,入夜大家在海邊燃起篝火,唱起卡拉ok,會員們沉浸在歡樂之中。我無意中發現海邊的漁船不知什么時候不見了,遠遠的海面上不時有燈光閃爍,誰也說不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覺醒來,推開窗戶往外望去,海邊又恢復了昨天的情形,不同的是海邊多了許多忙碌的人。我好奇地上前觀看,漁民正在從船上往下卸魚,肩扛的、挑擔的好不熱鬧。一個剛下船的漁民炫耀的說,昨晚的魚特別厚,他這次打了一千多斤。我問不是休漁了嗎?他說在近海沒人管,弄一點是一點,換點現錢花。我終于明白了昨晚為什么海上會出現燈光了。魚是鮮活的,有的還在不停的亂跳。我還頭一次看到這么鮮活的“白眼梭魚”,一條足有4-5斤重,不少收魚的商販開著三輪摩托農用車在討價還價,3元錢一斤,和城里相比價格確實便宜。 中午的餐桌上增加了真正的海鮮,一條用當地烹調方法制作的“家燉大梭魚”。據說味道鮮美。但我一口也咽不下,一塊魚籽被人用筷子夾開,無數個還沒有來得及出生的小生命成了美食家嘴里的獵物,盤子里的梭魚頭上那兩顆大大的眼睛,怒目圓睜,仿佛在抗議,“既然休漁了,為什么還下海捕撈,為什么不給我繁衍后代的機會?就這樣,一次愉快的旅行,因為遇到“休漁期”和“偷魚”,增添了一些不愉快的音符。歸途中,我一直在想,但愿“休漁期”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不僅是為大海和魚類,也是為了人類自己造福。
關鍵字: 健身俱樂部 收費站 李官鎮 海鮮 瓦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