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千山游記
2005年 5月1日,21:22分我和妻子帶著6歲的兒子隨旅行社導游和同游23人乘哈爾濱往沈陽的列車,開始了為期四天的千山游。四天,實際只有兩天,第一天只有兩個半小時,是在去沈陽的列車上度過;第四天也只有兩小時,是在返哈的旅途。我們三口兩張臥鋪票,上、下鋪各一張。對鋪是娘倆,女兒上高二。我可怕休息不好影響明天的狀態,爬上去就開睡。早起到洗手間刷牙漱口,聽同游的說,我妻子和她們聊了一宿,說我妻子很能說。她們三個是同一學校的老師,都三十多點,長得很漂亮,相約帶孩子一同出游,孩子都8、9歲;和我兒都差不多上下的還有兩個,都是一家三口來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有做服裝的、有經營軟件、電腦的的;還有剛結婚的年輕一對、近50歲的兩口和一對男40女28的“中年戀人”,還一個40多歲的單身女人。 2日早從沈陽乘客車抵本溪,7點我們簡單吃了早餐后,8點30分游覽世界最長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 先入旱洞,洞中洞,洞連洞,上面滴著水,洞內很黑,只有微弱的小燈照明。接著進入水洞,一半陸行,一半流水,水中砌有百步石,曲折蜿蜒,伴水前行。不一會就進入主河道,水寬6、7米,須乘游船觀光.我們同游12人租一船前游,又同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大家都是來玩的,都很開心和融洽。兩側壁及洞頂怪石嶙峋,鐘乳石有的象大鐘坐于岸邊,有的象利劍從洞頂插下,懸石下尖且有滴水,坐石上尖對應欲連;有的象一對玉貓,有的象雄鷹展翅,有的象白象飲水,有的象如來講經,有的象玉帝喧旨;或如羅漢,或如老君,或如八仙坐于蓮蓬,或如觀音送子,又似三仙洞,又似大雪山,又似雙鐘,又似玉兔。。。。。。水道宛轉,水下有彩燈照映,石前有彩燈折光,如入仙境,讓人蕩氣回腸,留戀忘返。孩子們大呼小叫,欣喜若狂.正癡迷之際,一塊巨石懸于頭頂前方,船家大喊:“低頭!”游客惟恐避之不及,驚呼躲閃,扣人心弦。。。。。。 離洞后,我們在山邊小憩,在河邊留影,石子小徑崎嶇蜿蜒,庭臺樓榭,花紅柳綠,鳥語花香,水映樹綠,紅鯉嬉戲,小橋流水,漁人垂釣,還有紅墻碧瓦的尼姑庵,佛音繞耳,香火撲鼻。 緊接著我們泛舟太子河,據說是戰國時燕太子丹揮淚的地方。水流或急或緩,時而要齊心協力向前劃,時而順流而下,流急的地方我們無力硬撐,被沖下石崖擱淺,求助岸邊的船家。船家很在行,不一會我們就駛離了擱淺區。大家都很興奮,最開心要數孩子了,樂得不得了。一個鐘頭真是很短,流域也很短,都感覺意猶未盡,孩子嚷著要再玩一圈,無奈時間有限,已經13:00分,集合就餐時間迫在眼前。 午餐很簡單,小店衛生極差,炸蝦段很涼的,大家都沒吃幾口,在盤子邊上還有蟑螂在爬。有母女倆干脆不吃了,吃自己帶來的面包。歸隊晚的,我們都撤了桌才來,老板又給備飯菜,都是涼的,分明就是我們剛才四五桌客人吃剩的菜,折一折又端上來的,有三個饅頭是掰一半的,有一個饅頭還少一口。我很氣憤,喊來老板和導游。老伴解釋說,缺一塊的饅頭是鍋蓋夾的,半個的饅頭怎么了,是你們剛才吃飯的人掰的。嗤!老板根本不以為然!導游也在壓我的火,這個地方就這樣,將就一頓,晚上我們到鞍山去吃。唉!真是大煞風景,影響心情。 午后,我們到集市轉轉。這里的山貨很便宜,美國大榛子10元1斤,15元2斤;當地榛子5元1斤,還有沙果等當地水果。據小販說,當地榛子好吃,是山上打的無公害,我買了2斤。 3點,我們乘大巴去鞍山,途經遼陽,這里有點像縣城,不太繁華,但有一些90年代7層居民樓。這里是我的祖籍,所以我有些留意看看。這還是生平第一次經過這里,遺憾的是不能下去走走,看看老鄉。晚上5點多我們到了鞍山百萬莊園下榻。這里還好,每個房間有獨立的洗手間,24小時熱水,可以沖涼。導游給我們一家三口分配了一雙人間。稍微整頓之后,到樓下餐廳就餐。這頓是正餐,吃得還好,還有啤酒。桌上鄰近的同游人聊了起來。餐后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們三人到這座小城的集市上轉了轉,游了城里的的烈士山,我還給妻子買了一個頭飾,看著孩子玩了半小時碰碰車,9點才回賓館。簡單洗洗內衣褲,給孩子洗了澡,孩子很快睡了,我們洗完澡,看了一會兒電視,早早休息了。 3日一早我們在賓館吃過自助餐之后,又乘大巴到千山。游客可真不少。導游在排隊買票,我們在山門前留影。進了山門,我們乘坐定員10人的游覽車到了一座山腳下。千山有幾十座道觀,先游覽無量觀。沿石砌步行登山,導游不斷地給我們講著山道邊的石刻典故。 我們繼續上行。一處緩臺邊有一棵枯樹,大家需繞行。有趣的是有兩只灰棕色的松鼠在樹上跳躍,引起眾多游人爭相觀看。由于游客的抓捕動作, 迅速逃得無影無蹤。千山小動物不少,但這種景像在游人穿梭的地方并不多見,我立即用相機抓拍了這精彩瞬間。繼續前行,有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感覺,路的盡頭是高大的巨石,無量觀就是從巨石中間開鑿出一處小道觀。觀前迎接我們的是一塊巴掌的圓形方空錢,據說一米外向孔里投幣命中者必發財,游客們爭相投擲。觀里面很小,只有5、6平米,狹窄的觀內還有兩尊神像,留下只有一人寬的通向后門的小道,從道觀的后門穿出來,眼前豁然開朗,人山人海,卻有“柳暗花明”前程“無量”之感。青磚墻,石鋪地,穿過月亮門,留影之后我們沒登幾步就是振衣岡景區。 振衣岡是山腰處的一塊巨石,約有7、8米高,上有古人刻的、涂了紅漆的、豎著寫的“振衣岡”三個繁體陰文大字。過振衣岡,隨著山路越來越窄,游客越來越擁擠,到夾扁石前還有四、五十米,就已經水泄不通了,后面的人還在增多。距夾扁石20米處,我們再也上不去了,已經人擠人,后面的老弱病殘已經有的往回返,這是通往下一個景區的唯一通道,想繼續玩就只能等。同游中在最前面的是那對中年戀人。我們一家三口被擠散,但還可以相互看見,因為都是站在一級級臺階上。大家擠在一起議論,“去年兩邊可以相互通過,擠掉下去一個老太太,今年還好,禁止雙向通行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前面有人提議,夾扁石近處的兒童優先。妻和兒子被擠到了前面,并且得到了照顧,在我之前10米處先到了夾扁石。待十幾分鐘后,我到夾扁石時,已經在20米間緩慢移動了40分鐘。妻和兒子已經登臨“一步登天”。夾扁石由幾塊巨石相夾而成,形成菱形通道,最寬處也只有半米多點,洞形像撲克里的方片,下面是尖的石縫,沒有下腳的地方,只能貼壁移動爬行。胖子要通過的確有些困難,仿佛真的要把人夾扁。 2005年 5月1日,21:22分我和妻子帶著6歲的兒子隨旅行社導游和同游23人乘哈爾濱往沈陽的列車,開始了為期四天的千山游。四天,實際只有兩天,第一天只有兩個半小時,是在去沈陽的列車上度過;第四天也只有兩小時,是在返哈的旅途。我們三口兩張臥鋪票,上、下鋪各一張。對鋪是娘倆,女兒上高二。我可怕休息不好影響明天的狀態,爬上去就開睡。早起到洗手間刷牙漱口,聽同游的說,我妻子和她們聊了一宿,說我妻子很能說。她們三個是同一學校的老師,都三十多點,長得很漂亮,相約帶孩子一同出游,孩子都8、9歲;和我兒都差不多上下的還有兩個,都是一家三口來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有做服裝的、有經營軟件、電腦的的;還有剛結婚的年輕一對、近50歲的兩口和一對男40女28的“中年戀人”,還一個40多歲的單身女人。 2日早從沈陽乘客車抵本溪,7點我們簡單吃了早餐后,8點30分游覽世界最長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 先入旱洞,洞中洞,洞連洞,上面滴著水,洞內很黑,只有微弱的小燈照明。接著進入水洞,一半陸行,一半流水,水中砌有百步石,曲折蜿蜒,伴水前行。不一會就進入主河道,水寬6、7米,須乘游船觀光.我們同游12人租一船前游,又同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大家都是來玩的,都很開心和融洽。兩側壁及洞頂怪石嶙峋,鐘乳石有的象大鐘坐于岸邊,有的象利劍從洞頂插下,懸石下尖且有滴水,坐石上尖對應欲連;有的象一對玉貓,有的象雄鷹展翅,有的象白象飲水,有的象如來講經,有的象玉帝喧旨;或如羅漢,或如老君,或如八仙坐于蓮蓬,或如觀音送子,又似三仙洞,又似大雪山,又似雙鐘,又似玉兔。。。。。。水道宛轉,水下有彩燈照映,石前有彩燈折光,如入仙境,讓人蕩氣回腸,留戀忘返。孩子們大呼小叫,欣喜若狂.正癡迷之際,一塊巨石懸于頭頂前方,船家大喊:“低頭!”游客惟恐避之不及,驚呼躲閃,扣人心弦。。。。。。 離洞后,我們在山邊小憩,在河邊留影,石子小徑崎嶇蜿蜒,庭臺樓榭,花紅柳綠,鳥語花香,水映樹綠,紅鯉嬉戲,小橋流水,漁人垂釣,還有紅墻碧瓦的尼姑庵,佛音繞耳,香火撲鼻。 緊接著我們泛舟太子河,據說是戰國時燕太子丹揮淚的地方。水流或急或緩,時而要齊心協力向前劃,時而順流而下,流急的地方我們無力硬撐,被沖下石崖擱淺,求助岸邊的船家。船家很在行,不一會我們就駛離了擱淺區。大家都很興奮,最開心要數孩子了,樂得不得了。一個鐘頭真是很短,流域也很短,都感覺意猶未盡,孩子嚷著要再玩一圈,無奈時間有限,已經13:00分,集合就餐時間迫在眼前。 午餐很簡單,小店衛生極差,炸蝦段很涼的,大家都沒吃幾口,在盤子邊上還有蟑螂在爬。有母女倆干脆不吃了,吃自己帶來的面包。歸隊晚的,我們都撤了桌才來,老板又給備飯菜,都是涼的,分明就是我們剛才四五桌客人吃剩的菜,折一折又端上來的,有三個饅頭是掰一半的,有一個饅頭還少一口。我很氣憤,喊來老板和導游。老伴解釋說,缺一塊的饅頭是鍋蓋夾的,半個的饅頭怎么了,是你們剛才吃飯的人掰的。嗤!老板根本不以為然!導游也在壓我的火,這個地方就這樣,將就一頓,晚上我們到鞍山去吃。唉!真是大煞風景,影響心情。 午后,我們到集市轉轉。這里的山貨很便宜,美國大榛子10元1斤,15元2斤;當地榛子5元1斤,還有沙果等當地水果。據小販說,當地榛子好吃,是山上打的無公害,我買了2斤。 3點,我們乘大巴去鞍山,途經遼陽,這里有點像縣城,不太繁華,但有一些90年代7層居民樓。這里是我的祖籍,所以我有些留意看看。這還是生平第一次經過這里,遺憾的是不能下去走走,看看老鄉。晚上5點多我們到了鞍山百萬莊園下榻。這里還好,每個房間有獨立的洗手間,24小時熱水,可以沖涼。導游給我們一家三口分配了一雙人間。稍微整頓之后,到樓下餐廳就餐。這頓是正餐,吃得還好,還有啤酒。桌上鄰近的同游人聊了起來。餐后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們三人到這座小城的集市上轉了轉,游了城里的的烈士山,我還給妻子買了一個頭飾,看著孩子玩了半小時碰碰車,9點才回賓館。簡單洗洗內衣褲,給孩子洗了澡,孩子很快睡了,我們洗完澡,看了一會兒電視,早早休息了。 3日一早我們在賓館吃過自助餐之后,又乘大巴到千山。游客可真不少。導游在排隊買票,我們在山門前留影。進了山門,我們乘坐定員10人的游覽車到了一座山腳下。千山有幾十座道觀,先游覽無量觀。沿石砌步行登山,導游不斷地給我們講著山道邊的石刻典故。 我們繼續上行。一處緩臺邊有一棵枯樹,大家需繞行。有趣的是有兩只灰棕色的松鼠在樹上跳躍,引起眾多游人爭相觀看。由于游客的抓捕動作, 迅速逃得無影無蹤。千山小動物不少,但這種景像在游人穿梭的地方并不多見,我立即用相機抓拍了這精彩瞬間。繼續前行,有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感覺,路的盡頭是高大的巨石,無量觀就是從巨石中間開鑿出一處小道觀。觀前迎接我們的是一塊巴掌的圓形方空錢,據說一米外向孔里投幣命中者必發財,游客們爭相投擲。觀里面很小,只有5、6平米,狹窄的觀內還有兩尊神像,留下只有一人寬的通向后門的小道,從道觀的后門穿出來,眼前豁然開朗,人山人海,卻有“柳暗花明”前程“無量”之感。青磚墻,石鋪地,穿過月亮門,留影之后我們沒登幾步就是振衣岡景區。 振衣岡是山腰處的一塊巨石,約有7、8米高,上有古人刻的、涂了紅漆的、豎著寫的“振衣岡”三個繁體陰文大字。過振衣岡,隨著山路越來越窄,游客越來越擁擠,到夾扁石前還有四、五十米,就已經水泄不通了,后面的人還在增多。距夾扁石20米處,我們再也上不去了,已經人擠人,后面的老弱病殘已經有的往回返,這是通往下一個景區的唯一通道,想繼續玩就只能等。同游中在最前面的是那對中年戀人。我們一家三口被擠散,但還可以相互看見,因為都是站在一級級臺階上。大家擠在一起議論,“去年兩邊可以相互通過,擠掉下去一個老太太,今年還好,禁止雙向通行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前面有人提議,夾扁石近處的兒童優先。妻和兒子被擠到了前面,并且得到了照顧,在我之前10米處先到了夾扁石。待十幾分鐘后,我到夾扁石時,已經在20米間緩慢移動了40分鐘。妻和兒子已經登臨“一步登天”。夾扁石由幾塊巨石相夾而成,形成菱形通道,最寬處也只有半米多點,洞形像撲克里的方片,下面是尖的石縫,沒有下腳的地方,只能貼壁移動爬行。胖子要通過的確有些困難,仿佛真的要把人夾扁。 穿出夾扁石,天地豁然開朗,妻和孩子已登上“一步登天”,正在那里擺著造型等我照相。我順著人工修筑的護欄,一手拽著兩米高巨石中一輔助鐵環,真是一步登上山頂。接著又扶著護欄,幾步登上最高峰——天上天,站在絕頂環顧群山,一種成功的喜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唐伯虎“舉頭紅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相望。”的詩句。兒子在鐵欄上也系上自己愿望的紅繩,此刻他在想什么呢?這個淘孩子,平時沒什么心計,偶爾也讓人難以琢磨。 天外天過后我們沿山路是下到半山腰,這里可通向望仙臺、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御覽亭、握拳石、蓬萊仙島、石雞探寶、金雞臥巢、佛手峰、五老峰、五佛頂等景區。同游中那對中年戀人就是在這里趁我們還沒趕到去登別的景區了。還好走失之前同游中有人看見他們去哪。遺憾的是,剩下的我們只能按旅游時間和路程安排從這里坐索道纜車下山了。下山處是眾神殿、財福宮等許多不記得名字的建設輝煌古木建筑,以此來賺取游客一些香火錢。 到山下我們一邊聯系用手機走失的那兩個人,一邊沿景區公路步行,奔下一個景區龍泉寺。可他們已經“不在服務區”了。時間已近中午,我們必須抓緊時間了。龍泉寺位于半山腰,山道兩旁當地的小販擺出簡單卻不便宜的小工藝品:樹枝切得像黃瓜片,烙上“千山”、“留念”等字樣就可以賣到5元一對;還有各式葫蘆、玩具刀劍、旅游紀念字畫等,孩子停下腳步,對玩具很感興趣,導游卻在催了:“回來有都是時間再買,現在要抓緊上山,人越來越多了。”道邊的一塊巨石上刻著:“法水長流”,題字人名字是“思無”,聽起來有點象得道高僧的法號。龍泉寺山門上懸掛有康熙題的藍底黃字的“勅建龍泉”匾額。也是乾隆幼年隨王爾烈來千山故地。寺內有一口3、4平米大的長圓的魚池,池里養金魚,池中有張嘴石蛙,旁邊散落著許多硬幣,又是騙財的。寺中有王爾烈書房,大門緊閉,門口有一老太收費,每人5元錢可進室觀光,書房對面有精美的石刻護欄,欄柱上有石榴、仙桃等吉祥物,各種花草樹木和百鳥則刻在欄壁上。欄外是陡峭的山崖,崖邊一塊巨大山石上刻著“屏藩獨峙”的大字。寺中目前僅有這幾處景觀,還有兩座殿堂正在建設中。寺中有一小門,是通往漸人仙境和握拳石的上山路,然而這里現在已經是許下不許上的單行道了。至此,我們和旅行社簽約的景點已經全部游完。真是不免有些遺憾。在下山的路上,我們為孩子挑選了他的玩具銅斧,還買了一些千山留念的吉祥物:千山的樹枝、樹葉和蝴蝶制成的標本。 下午兩點我們在千山附近一處酒店就餐。席上導游在向我們道歉,大家都覺得沒玩夠就結束了。丟失的人聯系上了,還得過一會歸隊。3點我們乘坐旅游大巴啟程到沈陽車站。車上大家有的還在提意見,導游還在表示歉意,為調節氣氛提出大家來點娛樂節目,由她先唱周華健的《朋友》。氣氛一下活躍起來了。同游中那對新人各唱了一首歌,孩子們都爭著上去表演節目、有說繞口令的、有背唐詩的、有說童謠的、有說外語的,我兒子唱了兩首兒歌,又說了一段很長的繞口令。 同游的朋友們樂得不得了,說:“你玩起來那么淘,沒想到還會這么多表演節目!大家還以為你就知道傻淘呢!” 兒子興高采烈地過來找媽媽:“媽媽,你給我一個謎語唄!” 他媽笑了笑,給他講了一條謎語。 他又跑到車前面,“我再給大家說一個謎語啊,什么東西小時候白頭發,老了黑頭發?” 大家問他,“你猜什么啊?” “你打一什么東西?” 兒子鬧糊涂了,跑過來問我猜的是什么東西,為逗大家開心我對兒子說:“你就告訴大家:……” 孩子又跑向前去說:“打一寫字用的毛筆。” 樂得大家前仰后合。一個小時過去了,不再有人表演節目,大家都累了,多數都在打瞌睡,還有一個小時到沈陽車站。我在看著導游圖上的介紹,最大的遺憾是沒看到千山彌勒大佛。圖上是這樣介紹的: 千山彌勒大佛,屬自然天成,一九九三年四月六日被發現,位于千山著名的古廟“南泉庵”對面三百米的山峰上。身高七十米,頭寬約十米。蹲坐于山間,兩腿分開,姿態極為悠閑,五官分明,大耳垂肩,佛頂靈光,頭骨凹陷處清晰可見。左手五指半握自然放于左膝上,右手握拳斜置于右膝。巨佛坐東面西,胸前隱約掛有佛珠,還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臍。巨佛開光時,佛頂上空出現了彩虹和酷似“彌勒”、“觀音”的祥云。 下午五點我們到了沈陽站,列車還有兩小時到站。有一家三口沒玩夠,還要去大連,和我們告別,我們也各自去商場購物了。車站附近有一出別具特色的建筑,是一枚立著的圓形方孔錢,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沈陽支行的辦公大樓。我們在這里留了影。隨后又去超市買了一些火車上吃的食品和酒,還有一些當地的特產,準備拿回家分給家人。火車上我的對鋪是同游的近50歲的兩口,上鋪是那對中年戀人,三個家庭六張鋪,我們幾個男士熟識了,都拿出自己的酒菜放在一起,邊喝邊侃起來。酒沒了添酒,菜沒了添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兩點火車到站。他們三個女士被我們攪得沒睡,只有孩子睡了。我們相互留了電話,相約以后有機會還要出來一起玩。下了火車,我們揮手道別。我們一家三口打了輛出租,十幾分鐘就到家了,一切都好。
關鍵字: 一步登天 旅行社 洗手間 豁然開朗 越來越 龍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