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順寺
佑順寺位于朝陽市新華路東北側,1988年被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北京白馬寺喇嘛綽爾濟卜地到遼西擇地建寺,并看好了荊棘叢中涂滿落日余輝的三座古塔邊的一塊空地,經康熙皇帝批準,第二年破土動工,八年后竣工。寺院建成后,奏請康熙皇帝賜名“佑順寺。佑順寺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前后五進院落,其建筑布局為中軸線對稱式,建筑結構嚴謹,裝飾典雅,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筑。殿外朱墻,上嵌有精美的石雕,整個建筑風格充分體現了清初的藝術特點。佑順寺早在清初就屢受皇恩,據說乾隆皇帝在去盛京祭祖途中曾在此駐蹕,并為寺院題寫匾額“真如妙覺。 寺院在鼎盛之時曾有喇嘛三百多名,經閣藏有珍貴經卷400多部。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五是廟會日,屆時香客商賈云集,寺內外鼓樂震天,晨鐘暮鼓,經聲佛號,熱鬧的廟會要持續六日之久。今日的佑順寺早已不聞鐘磬之聲,一直做為市博物館收藏展示三燕古都的歷史文物。近年來,這座古剎經過全面維修,已準備恢復往日的興盛,并全面向游人開放。
關鍵字: 中軸線 博物館 大雄寶殿 建筑結構 建筑面積 晨鐘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