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寺
青巖寺位于遼寧省北鎮市常興店鎮境內,始建于北魏,盛于中堂,至今一千五百余年香火綿延,終日不斷。最為上院“歪脖老母名聞天下。據《東北古跡軼聞》載:“南海落潮,現一青石佛像,請至青巖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門不能入,有戲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則可入,言已,佛像之頸即歪。眾皆駭,從容移入,肅然起敬而出,忘請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歪脖老母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之一。穿過山門,沿階而下,一片神奇的天地展現在您的面前。在數百米的懸崖絕壁間,退出一條天然階臺,邊緣依山勢筑有蜿蜒磚墻,扶墻下望,深淵眩目,群嶺如煙,這里就是聞名天下的青巖寺上院。院內清泉垂瀑,霧繞云封,水簾壁旁有一天然石洞,洞深丈許,洞內蓮花臺上端坐著一尊神態超然入化、天下唯一的青石佛像“歪脖老母即“觀音菩薩。每年農歷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廟會,春節、五middot;一、十middot;一、雙休日以及青巖寺諸佛節令,這里人如潮涌,絡繹不絕。人們把“歪脖老母看作是吉祥如意、救苦救難的象征,并賦予她許多優美的傳說。古往今來,每天到此降香朝拜,祈求平安如意、升官發財、生意興隆、金榜題名、事業有成、去病免災、求子求姻緣者絡繹不絕。皆曰,無一不驗。 青巖寺始創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香火綿延。常盛不衰。青巖寺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建于群峰環抱之中,形同坐井觀天;下院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鼓樓等,院中青桐翠柏,郁郁森森。中院座落于香爐峰上,香煙裊裊,崗氣蒸騰。上院筑于險涯絕壁之畔,勢若凌空飛懸。上院風景佳絕,數百米峭壁間退出一剎天然階臺,邊緣筑一帶磚墻,墻下深淵眩目,群嶺如煙。財神殿中供奉著武財神關羽。關羽在佛教中是伽藍菩薩,在道教中是武財神,在儒教中是武圣人。他集三教于一身,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招財進寶、巡察冥司、誅伐叛道、驅邪避惡等法力。據民間傳說,玉皇大帝開始封比干為財神,但比干無心,不論善惡、貴賤,有求必應,“財政赤字很大。就又加封鐵面無私的趙公明為財神,趙公明的做法與比干又恰恰相反,不論誰求財,高興就給,不高興就不給,這令玉皇大帝愁眉不展。太白金星提醒玉皇大帝說:關羽為人義氣厚重,愛憎分明,民間對關羽非常崇拜、信任,若叫關羽總掌五路財神,必不負眾望。于是玉皇大帝就封關羽為總掌天下的武財神,游人至此必拜武財神關羽。五月十三為關羽磨刀日(財神圣誕),正月初五接五路財神。佛殿為五開間單檐五彩重昂斗拱周圍廊歇山式建筑,供奉著號稱東方三圣的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和我國古代十大名醫。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菩薩,又稱大醫王佛,醫王善士等。在佛教中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曾發下十二條大愿:能拔除一切眾生的生死、苦惱、重病,照度三有黑暗,令身心安樂,使眾生解除劫賊橫難,使饑渴眾生得上食,使貧乏無衣食者得衣食,轉女為男等渡一切苦難。 娘娘殿中供奉著眼光娘娘、耳宮娘娘、送子娘娘,均為觀世音菩薩化身。民間對三位娘娘極為崇拜,化人間不可化之事,解人間不可解之難。祈者紜紜,如愿以償。1、眼光娘娘神光普照,明察秋毫。病者祈之,眼清目明,心曠神怡。商賈祈之,慧眼細微,洞悉得失。仕者祈之,高瞻遠矚,心清如鑒。百姓祈之,消災免難,心想事成。雖云遮霧障,必顯光明。2、耳宮娘娘六陸八聰,信息若雷。病者祈之,耳聰神鑒,靜若聞針。商賈祈之,廣聞商機,信息涌泉。仕者祈之,預知晉遷,有備勝算。百姓祈之,風調雨順,百業興旺。雖風聞言事,可辨真偽。3、送子娘娘賜兒賜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夢想成真。且可保佑兒女聰靈穎慧,身強體健。四月十八為娘娘廟會。文殊院為七彩斗拱十二角疊摞式建筑,供奉著大智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妙吉祥。佛教認為文殊菩薩智慧第一,辯才第一,學問深廣,被稱為“大智。人們把文殊菩薩看作是智慧的象征,莘莘學子朝拜文殊薩,可增強智力,名著金榜,實現自己的愿望。殿內塑有倉頡、孔子、老子、孫子、李斯、司馬遷、蔡琰、王羲之、祖沖之、孫思邈、吳道子、李白、蘇軾、李清照、耶律楚材、關漢卿、徐霞客、曹雪芹十八位圣古先賢。代表著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醫藥衛生、歷史地理、戲曲詩詞等門類。和文殊菩薩同殿供奉的十八位圣賢,是亙古以來,世界惟一,青巖寺僅有。四月初四為文殊菩薩圣誕。
關鍵字: 一切眾生 如愿以償 明察秋毫 玉皇大帝 絡繹不絕 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