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之行-長白林海
從二道小鎮到北坡山門坐小汽車行30公里,從山門到主鋒倒站口坐旅游大巴又行30公里,途中我們始終在林海中穿行, 茂密葳蕤的森林將小轎車擠壓在一條狹長的水泥公路上,但 路況很好,僅供往來的兩車通過。雖然我們還沒有到達原始森林腹部,但滿眼的綠意早已撲面而來,長白林海的奇觀使人目不暇接,有些陶醉。蔥郁的原始深林的新鮮空氣將五臟六俯洗得清新通透,令人蕩氣回腸。 白樺林1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白樺林2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茂密葳蕤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郁郁蔥蔥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進入山門,坐旅游大巴上行,目光直指窗外,長白山特有的垂直生態系統,便逐步在你的視網膜上留下不同的底片。同時伴著導游小姐對長白山的地理地貌特點、地殼變遷由來和垂直生態系統不同自然景觀的介紹,使人愈加地感到這是一次吸引眼球、震憾耳鼓、愉悅身心的難忘之旅! 直沖云霄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林間木板棧道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長白山原是一座巨型復式火山,火山錐體是自新第三紀以來的地殼間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噴發物堆積而形成的,也因此成為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三江的發源地,歷史上長白山的火山活動異常激烈,從十六世紀到現在共發生了三次火山噴發,形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貌類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從低到高海拔相差大約1900米,其間河谷、沼澤、苔地、坡地,形成了獨特的長白山植物區系,成為歐亞大陸從溫帶到寒極各種主要植被類型的縮影,現有高等植物約14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900余種),低等植物約900余種,獸類50余種,鳥類270余種,昆蟲1000余種。 朽木倒折得橫七堅八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長白山特有的垂直生態系統四個分布帶已成為吸引游客觀光的四大看點, 當旅游大巴平緩駛進長白林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帶。這是長白山區面積最廣、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帶性植被,它分布在海拔500至1100米的玄武巖臺地上。區域內地勢平緩,暗棕色的山地森林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濕潤,古木參天,植物茂密,種類繁多, “長白山林海”的壯闊圖景在這里得到了盡善盡美地展現。高大挺拔的闊葉紅松林林份結構復雜,是東北虎、馬鹿、麝、水獺、貉、中華秋沙鴨、黑鸛、鴛鴦、黑枕黃鸝、大山雀、啄木鳥等無數森林動物棲息、繁殖的樂園。 隨著大巴車上行的不斷深入,我們很快又進入了垂直生態系統的第二個分布林帶——暗針葉林帶。它分布于1100至1700米的長白山火山錐體下部,良好的山地森林土壤,使魚鱗松、紅皮云杉、紅松、落葉松等在此安家落戶,構成了特色鮮明的針葉林帶,帶內冬暖夏涼,樹高林密,云冷杉高大挺拔,直指云天。林下陰暗潮濕,完全是一個苔蘚的世界,也是長白山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景觀。帶內植物單純,野生動物分布少而珍貴,紫貂、黑熊、棕熊、星鴨等珍稀動物在此出沒,金雕、禿鷲等在森林的上空盤旋。 林下一片苔蘚的世界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長白魚鱗云杉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魚鱗云杉說明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林中小花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原始森林 長白 長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