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圍場
處于清朝皇家狩獵中心區域,當時共有圍場108個,其中遼源市占32個。清朝的quot;胡服騎射quot;文化使圍場十分發達。幾代帝王及皇親國戚都行圍至此,留下許多掌故和詩篇。1895年,清光緒帝將quot;盛京圍場quot;易名,欽敕quot;皇家鹿苑quot;,盛京圍場首開貢鹿和人工圈養梅花鹿之先河,當時的趙家鹿場、馬記鹿茸聲名遠播,聞名遐邇。開發此項目突出一個quot;獵quot;字和quot;鹿quot;字。盛京圍場選址要有方便的交通條件,良好的植被條件、適宜的地貌條件,充沛的水源條件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占地面積近期在300公頃,遠期在1000公頃左右。根據上述要求,擬選有一定養鹿歷史和規模的東豐縣橫道河鹿場為基礎,向外延伸至橫道河鎮和小四平鄉,開發建設盛京圍場(皇家鹿苑)和鹿品展覽館。圍場內以放養梅花鹿、兔子、野雞等動物為主,內設跑馬場、滑雪場、馬拉(狗拉)雪撬、溜冰場、靶場,備有馬匹、弓箭、清代皇帝服飾供游人游玩,占地規模不小于200公頃。圍場主要以鹿產品的展覽、加工、出售為主,兼營人參等其它土特產品及清代仿制品,該區設有宣傳廊、鹿產品展覽館及加工等設施。即展覽、加工、采購一條龍服務。圍場內修建有“避暑山莊、“行宮別院等仿清建筑,建筑特色以滿清風格為主,設有旅館、別墅、情侶屋、木制馬架等。以滿族風格、習俗的鹿產品為主體,開發出各種土特風味食品,讓游客觀光的同時,品嘗具有地方風味的食品。圍場內主要飼養地方適宜物種及各種人工養殖動物,供游客觀賞及其它用之。另有加工地方特色山珍野味,主要以山野菜為主,輔之以其它綠色蔬菜,游客可親自采摘、品嘗、購買等。
關鍵字: 一條龍 仿制品 土特產品 展覽館 梅花鹿 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