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魅力冰城中央大街
2011年的最后一天,踏上最早一班從北京前往哈爾濱的動車,開始了哈爾濱·雪鄉之行。抵達冰城還不到下午4點半,天色已黑,五彩繽紛的冰雕已經亮起,整個城市因為冰雕顯得流光溢彩,忍不住用手摸下冰涼涼的冰塊,確認下冰雕的真假,幾秒鐘后,大呼:哈哈,果然是冰雕,果然是冰城。
在哈爾濱的主要目的地就是“哈爾濱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歷史與哈爾濱城市建設歷史幾乎同步,中央大街始建于1896年,當時被稱為“中國大街”。日俄戰爭開始后,哈爾濱成為了俄軍的后方基地,歐式風格的商店、餐廳、飯店。咖啡廳、舞廳開始大量興建,成為遠東地區最為時髦的一條街,世界各地的洋貨應有盡有。現如今,中央大街已經不僅僅是一條街道,世界各地多樣的建筑風格被完好保留,這里被冠名為“匯百年建筑風格聚世界藝術精華”的中央大街建筑藝術博物館。
冰雕映襯下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不長,南起經緯路,北至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卻是一路不亦樂乎。各式風格的建筑加上冬天特有的冰雕是這里當仁不讓的主角,逛半個小時左右,零下20多度的溫度就讓你全身凍透,手腳發麻,這個時候,可以嘗嘗俄式風味的華梅西餐,或者東北風味實惠又好吃的東方餃子王、老昌春餅,補充下能量。吃完正餐,可以再來個最有人氣的馬迭爾奶糕和真正的冰糖葫蘆。
惟妙惟肖的孔雀冰雕,上張圖片的冰雕一角就是孔雀美麗的尾巴
大大的love冰椅
近看冰塊晶瑩剔透
這是防洪紀念塔附近的另外一塊冰雕
這張的取景實屬不易,后面夾雜著耐克、蘇寧眾多廣告
中央大街區被成為建筑藝術博物館當然少不了建筑,既使你對西方建筑不了解,僅從這里或圓、或尖、或平的屋頂、或灰、或紅、或黃、或綠的色彩,以及街邊的雕塑,就可以充分領略到濃郁的異域風情。看資料介紹,中央大街現有歐式、仿歐式建筑75棟,各類保護建筑36棟,其中中央大街主街17棟,建筑風格涵蓋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流派風格:有16世紀文藝復興式、17世紀巴洛克式、18世紀折衷主義建筑和19世紀新藝術運動建筑。
這里的建筑沒有束之高閣,而是被充分利用起來,在沒有破壞外觀的情況下,被改造成旅館、餐廳、書店等等
很有人氣的中央書店
超洋氣的肯德基店
小吃攤異常火爆,紅彤彤誘人的冰糖葫蘆讓人垂涎欲滴
吸引了小朋友視線,“爸爸,給我來串吧~”
還有愛吃甜食的女孩們
我和旺福也抵抗不住,剛吃過大餃子,正好吃點酸的開開胃,于是山楂和草莓一樣一串。
山楂冰糖葫蘆每個都是硬梆梆,吃起來要用盡嘴巴和雙手力氣,雙手緊握竹棒,嘴巴猛地一咬,一個山楂掉入口中,不知是不是涼的關系,山楂特別酸。
草莓吃起來就沒有這么大難度,酸酸甜甜別有滋味。
胖胖圓圓的棉花糖看起來特別可愛,不知吃起來是不是也硬梆梆,哈哈
中央大街最有人氣的地方——馬迭爾冷飲廳,從早到晚都是人頭攢動,而且每人手上必拿著奶糕。馬迭爾在俄語里是“現代時髦”的意思,在哈爾濱,"馬迭爾"這個名字盡人皆知,它與秋林一樣,都是充滿異國情調的老字號。零下20多度吃冰棍可真是件刺激的事情,而且會讓人上癮,馬迭爾奶糕特有的奶味和甜味在寒冷空中更加誘人,雖然5元價格不便宜,但絕對值得一試。
從中央大街步行10分鐘左右就可以找到圣索菲亞大教堂
前往圣索菲亞教堂小路上拍攝的哈爾濱銀行,一下子穿越到了《夜幕下的哈爾濱》那個年代
圣索菲亞教堂比之前看過照片中的恢宏美麗
在空曠的廣場和四周雜亂的現代建筑中格外醒目
教堂的墻體采用紅磚,巨大的洋蔥頭穹頂
前后左右有四個門出入
也可以選擇進入教堂內部參觀,門票好像是20元,但據說內部已經沒有東正教堂的風格
從雪鄉回來再次來到中央大街已是2012年,不過馬迭爾奶糕魅力無人能擋,連我這個平時不愛吃雪糕的人又忍不住再來一根,順便幫特意前來吃奶糕的女孩們留影一張。
另外要介紹下馬迭爾賓館,馬迭爾賓館建于1906年,很多歷史名人,如末代皇帝溥儀,文學思想家郭沫若,畫家徐悲鴻等都曾下榻于此。
馬迭爾冷飲廳對面的華梅西餐廳同樣是歷史悠久,1925年俄國人在哈爾濱道里區西八道街上創建了一家俄式西餐茶食廳,后遷至中央大街。華梅西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與北京馬克西姆西餐廳、上海紅房子西餐廳和天津起士林大飯店并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
入住旅館對面的猶太教堂,里面有哈爾濱最受歡迎的旅館卡茲青年旅舍
白天的中央大街有著不同的風情
少了夜晚的喧鬧,多了幾分寧靜
沒有燈光的照耀,建筑的色彩還原到本真
教育書店是中央大街建筑的精華之作;磚紅色的屋頂、華麗的外觀,入口上方鑲嵌著的一男一女兩尊人體雕像,帶有濃郁的巴洛克風格的浪漫主義色彩。
現在才發現街邊有很多銅制的仿羅馬式雕塑
沐浴著陽光的“俄羅斯套娃”
陽光下的冰雕
女神夢露也來到了中央大街,為這里增添了一份性感與浪漫
帶著這份浪漫性感的心情,再一起來感受下夜色下和陽光中的中央大街吧。
關鍵字: 冰雕 動車 北京 哈爾濱 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