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龍看鶴
572){this.height=572/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72;}"> 雖然我住在離齊齊哈爾只有幾百里遠的大慶,卻一直沒有去過“扎龍濕地”。那對于我來說是一塊凈土、一個圣地。鑒于鶴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我也希望鶴與仙同住的說法是真的,那樣的話,仙鶴一說就名副其實了。 我是8月19日清晨臨出發時才知道要去扎龍的,一想到夙愿得償,我立即興奮起來。昨晚睡在鄉村的大通鋪上,被一個之前可憐的找不到睡處的胖子肆無忌憚地擠了一宿的憋悶,也得到了些許安慰,本來快散了架的軀體正接受著精神的回歸。想起昨日水戰后的疲憊,夜晚的輾轉難眠,不禁感嘆,這哪里是出來放松啊,感覺像是來“憶苦思甜”的,想來“憶苦飯”也不過如此吧。 從林甸郭氏漁村到扎龍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九點半左右,我們競相下車,和那些如同到佛國朝圣的人們一起,向濕地深處激動地走去。 走過正中一座高高的雙鶴石雕,眼前豁然開朗起來。越過近處繁茂的山石水草,一片平靜碧綠的水面廣闊無垠,似已接壤到了天邊。在游人環立的岸邊,幾艘快艇呼嘯著駛向遠處,轉眼沒入水草豐茂的水域,失去了蹤影。淙淙的小橋流水之下,緊附水面的荷花競相怒放、香氣四溢,那萬綠叢中的一抹粉紅,使得塞北的美景平添了幾分江南的婀娜。 突然,有人一聲大喊“看,天鵝!”,我急忙循聲望去,可不,在不遠處平靜的水面上,有一只潔白的天鵝,正悠然浮于水面,白得純粹、通透,似一座玉砌的雕塑。可惜只有一只,或許要是多了,沒準有人會懷疑是家鵝吧! 向里行進不久,就會看到一個“世界重要濕地”的球形標志,令人稱奇的是它的底座溫度和氣溫一致,而上面的球形標志卻總是涼涼的,可稱得上一塊寶玉。我禁不住坐上去摟著圓球感受了一下沁人的涼意。漸漸地,我們看到了幾處大籠子,有幾種不同的鶴圈養在里面。直到此時,我才了解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因為擁有世界上15種鶴中的6種,而被譽為“中國大濕地,世界鶴家鄉”。廣闊的水域、茂盛的水草、密布的沼澤、美味的魚蝦,造就了鶴類繁衍棲息的天堂。籠子里的鶴我們只認識丹頂鶴,那份“丹頂宣承日,霜翎不染塵”的冰清圣潔,又有誰能無動于衷?修長的喙、纖細的腿、潔白的羽、朱紅的頂,每一只鶴舉手投足之間風采盡展,雍容華貴、纖塵不染得一塌糊涂。大概是都想沾點仙氣,我們爭相隔著籠子和丹頂鶴合起影來,只不過卻越發襯出了我們的儀表差勁,傻勁十足(后來看照片才知道)。要是知道會有這種效果,打死我也不照了,低三下四地求人糟踐自己,簡直是腦袋里有蟲嘛(沈陽人常用者來說某個人笨)! 我們的目的地是位于旅游區最里面的放鶴場,每天只有上午十點十分和下午兩點十分才是放飛時間。就在提前到達的十幾分鐘時間里,我們還親歷了一次驚險之旅。那是在放鶴場周邊聚集了大概有四五百人的時候,我們中間突然有人發現距鶴籠不遠處有兩只野鶴在草地里悠閑地覓食。這一發現令我們如獲至寶,以吳書記為首,我們一邊向他們靠近,一邊拿出相機、手機不斷捕捉著丹頂鶴驚慌失措的樣子,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鶴我雙方越發緊張起來,我托著攝像機的手隨著汗濕也似乎有些發抖。 這時,王主任似已耐不住亦步亦趨的折磨,他突然發力向其中一只鶴跑了過去!我們都驚呆了!他要干什么?他要和鶴擁抱嗎?他能成功嗎?……然而,更加緊張的一刻出現了,就在王主任即將和鶴“親密接觸”的剎那,似乎感覺到危險的鶴迅速地變退為進,伸著尖尖長長的喙向王主任啄去,還好王主任馬上拿起纏在脖子上的一條白毛巾,一邊揮舞毛巾毫無底氣地吶喊,一邊蹦跳著地向后退去。那只鶴追著追著,突然昂頭而立,傲然注視著我們,似乎剛才什么也沒有發生過。我想它不是被勝利的喜悅沖昏了頭腦,就是它的頭腦十分清醒,認為王主任是詐敗,就在看似成功的剎那毅然收手,一想到丹頂鶴“勝不驕,敗不餒”的從容,我就佩服得五體投地。 事后我還忍不住總結了幾點:1、我先前看王主任脖子上圍著毛巾毫無美感可言,還曾暗自為他揪心。看來是我錯了,原來它的用途不光是擦汗。這無疑是我們年輕人需要學習和借鑒的,這充分說明領導不是誰都能當的,實用往往比美麗更重要;2、美麗表面的背后往往蘊含著危險,連仙鶴都能攻擊人,這就像玫瑰的花梗常常刺人于無形,燦爛絢麗的煙花最好遠遠地觀看,美女狠起來比丑女更能傷人一樣,因此,我們不要被事物華麗的外表所迷惑,要打有把握之仗,要未雨綢繆啊;3、世間沒有絕對的事,對待身邊發生的一切都要謹慎為之,淡然處之。哪怕有100個人說苦瓜是甜的,只要你沒吃過就不要相信,要么想它是苦的干脆不吃,要么干脆咬上一口,吃出苦來還要搖頭晃腦地不斷重復,甜,實在是甜,讓造謠者暈倒。要記住,沖動往往都是魔鬼的化身。 放飛的時刻終于到了,我拿著攝像機擠在距籠子100多米的地方鉆來鉆去(那里有一道桿攔著,游客都在外面),就是沒有找到拍攝的最佳位置,急得我火燒火燎的。這時突然聽后面的一個同事大喊一聲:“打雨傘的收起來,后面看不到!”,我正想如法炮制的喊一聲“不攝像的靠邊站”時,大概有50只鶴已從對面的籠子里被放飛出來,黑壓壓地向我們頭上飛過來(按理來說因該是白壓壓的,可當時真是這種感覺,也許是鶴群里長長的黑腿干擾了視線),這些鶴雙腿向后極用力地水平蹬著,雪白的翅膀有節律的忽閃著飛向高空,我瞬間就有了“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逡巡九霄外,似振風中鐸”的神奇感覺,鶴的神勇和飄逸在這一刻完美地結合,把一瞬間凝結成了永恒。 回來之后,每每在電腦中看到群鶴競飛的畫面,我都會被深深震撼。能夠把美麗這么真實、完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確實是大自然的恩賜、人類的幸運。這里既凝結著前人嘔心瀝血的奉獻,同樣也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愿我們的后人還能在現實中感受到這份壯美,而不是一邊凄美地欣賞影像,一邊在痛責他們的先人。 572){this.height=572/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72;}">
關鍵字: 圣地 大慶 齊齊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