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
峨眉山寺院多精于烹調素齋,亦很有名。其素齋簡樸而味美,游客萬勿錯過。雪魔芋是峨眉僧人的傳統食品,魔芋經掩埋于冰雪之中凍結后,內部形成許多小孔,烹調時更易入味,成為峨眉山一大土特產品。
峨眉茶葉早在晉代就很有名。峨眉山僧人清觀利用龍洞名茶鮮葉,采用杭州制茶工藝制作綠茶,制造出緊結纖繡,全毫如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的“峨蕊”,名聞遐爾。 萬年寺覺空和尚創造了另一新品種——竹葉青。扁平直滑,形如竹葉而香味濃郁。成為名茶(峨眉山竹葉青茶葉有限公司獨家擁有該商品的專用權)。
中藥峨參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祛瘀生新,用于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肺虛喘,老人夜尿,水腫,跌打損傷,腰痛。峨眉黃連習稱"巖連",野生,在黃連中最負威名,為國家二級保護,過去常作為"南品"。天麻古稱“定風草”,是峨眉山的名貴藥材之一,平肝息風藥類中珍品,國家三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此外,峨眉古權威茂密,藤蔓縱橫,用野竹和野藤制作的手杖,自然別致,也是很好的登山紀念品。
蟲白蠟是由白蠟蟲雄幼蟲群棲于白蠟樹或女貞樹枝條上,分泌的白色蠟質經加工而成的純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密閉、防潮、防腐、防銹、潤滑、著光、熔點高(81-85℃)、凝結力強和理化性質穩定等特點,是軍工、電子、輕化、醫藥、食品、精密鑄造、紡織印染、工藝品、高檔家俱和高級建筑等行業的原輔材料。有"蠟中之王"的美譽。因只產于中國,被稱為“中國蠟”,又因主產于四川而稱為“川蠟”。峨眉山市素有“白蠟之鄉”之稱。
佛掌參:為蘭科的多年生草木植物。高20-60厘米。莖直立,下半部有葉3至5片,條狀舌形,或是狹舌狀披針形,基部半抱著莖桿。花為總狀花序,頂生,密集的許多少花,排列成圓柱狀;夏季開花,淡紅色,有的淡紅含紫。塊根橢圓,肉質,長約1-2厘米,分裂成4至6只長短不齊的細根,形態宛似一個手掌,人們加以神化,故名"佛掌參"。它的別名很多,有叫"佛手參"、"掌參"、"手兒參"、"陰陽參",等等。塊莖含有淀粉,可以釀酒。入藥性甘、平,泡酒或煎服,補氣養血,生津止渴,適用于肺虛咳喘,病后體弱,神經衰弱,慢性肝炎,也可用于久瀉、白滯和乳少。
天麻 :古稱"定風草",是峨眉山的名貴藥材之一,平肝息風藥類中珍品,國家三級重點保護的植物。《神農本草經》稱為"赤箭",《開寶本草》則稱為"天麻",都是指同一植物。赤箭指地上莖部分,后世也人微言輕天麻的別名;天麻專摜地下蓼莖部分。對它的功效,據《用藥法象》解釋:"其用有四:療大人風熱痛;小兒風痛驚悸;諸用麻痹不仁;風熱語言不遂。" 天麻性平,味甘。有平肝息風、去濕活血的功能,主治頭痛、頭暈、眼花、語言蹇澀、手足抽搐痙攣、小兒驚風,以及風濕痛等癥。
雪蘑芋:蘑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葉柄成蛇紋色,復葉成掌狀,小葉羽狀分裂,地下莖是球狀,塊莖似芋。經磨粉加工后方能食用。煮熟后成黑色,俗名黑豆腐。峨眉凈水、峨山、雙福、普興、川主等鎮鄉均有出產。
峨(e)眉山(shan)(shan)上上半(ban)年缺菜,各(ge)大寺廟均儲備(bei)蘑芋(yu)作(zuo)菜。雪(xue)蘑芋(yu)的制作(zuo)發(fa)明是一(yi)(yi)次(ci)偶然的機會。大約在三(san)十年代,千佛頂住持(chi)和沿(yan)圣渭一(yi)(yi)天(tian)發(fa)現一(yi)(yi)方蘑芋(yu)經過幾(ji)天(tian)冰凍后(hou)(hou)發(fa)泡(pao)成了海綿(mian)狀,吃起(qi)來分外可口,便試(shi)制生產,經過多次(ci)試(shi)制成功。因味道鮮美(mei),且易保存,各(ge)大寺廟都(dou)開始制作(zuo)。后(hou)(hou)來,這(zhe)一(yi)(yi)制作(zuo)方法經過改進(jin)完善(shan)后(hou)(hou)延續下(xia)來。雪(xue)蘑芋(yu)就(jiu)成為峨(e)眉山(shan)(shan)一(yi)(yi)大土特產品。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