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間工藝
艾德利絲綢新疆極富民族特色的獨特產品,是維吾爾族婦女最喜歡做衣裙的綢料。有兩大產區:一是喀什、莎車的綢,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圖案細膩嚴謹,常用翠綠、寶藍、黃、青蓮、桃花等顏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綢,則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紋樣粗獷奔放,色彩簡單富有變化。艾德萊斯綢圖案紋樣據說是古代維吾爾人信奉薩滿教崇拜樹神、水神的宗教意識的反映,也有人說是巴旦木紋、梳子紋以及民族樂器變形紋樣。
和田玉石主要產于昆侖山,古書稱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礦。和田玉石分脂玉、墨玉、翠玉等。脂玉溫潤如羊脂,潔白無瑕,墨玉黑而透亮,都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鐲、印章、囂玩的名貴材料。翠玉色澤綠如翡翠,價值更高。和田玉自古聞名,據歷史學家考證,它很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曾是封建帝王珍愛的西域貢品。
英吉沙小刀因產地在新疆英吉沙縣而得名,約有40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觀,紋飾秀麗,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刀把有角質的、銅質的、銀質的,和玉質的,非常講究。無論哪一種刀把,英吉沙的工匠們都要在上面鑲嵌上色彩鮮明的圖案花紋,有的甚至用寶石來點綴,玲瓏華貴,令人愛不釋手。少數民族男子都有佩帶小刀的習俗,日常剖瓜割肉都離不開小刀,因此,小刀的制作工藝日益精良。所有的刀品中,以英吉沙小刀最為出名。正宗英吉沙小刀,是由工匠精心挑選的軸承鋼鍛打成型,制成粗胚和細胚之后,用銼刀銼磨光,然后再行淬火。淬火是工匠們世代傳承的絕技,相互保密,絕不外傳。經名師淬火處理過的英吉沙小刀鋒刃銳利,用其削刮鐵條,但見鐵屑迎刃而起,而刀鋒卻不曾崩口、卷刃.講究的還有純銀和寶石鑲嵌裝飾的刀柄。如今,刀匠們普遍使用色彩艷麗的有機玻璃和工藝寶石來裝飾刀柄。英吉沙刀的標記,新月型、葫蘆型、石榴花型、巴旦木花型、以及工匠的名號等。英吉沙小刀的刀鞘內部為扁薄的木刀室,外裹壓花的羊皮,通常為西洋紅和玫瑰紅,也有黑色、褐色的,全手工制作。
新疆地毯懸掛于廳堂之壁,或展鋪于室內走廊,毯面光澤平滑,毯板挺實柔和,美觀大方,色調鮮麗,是理想的家庭、賓館陳設的高級用品。新疆地毯質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結、編織,圖面織工精致細密(先后經過十數道復雜的工序)之外,還得力于用來織毯的羊毛質地優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與和田羊羊毛。這種羊毛粗而不粘,堅韌而富于彈性,具有耐拉、耐壓、光澤好、強度大的優點。新疆地毯的圖素和設色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地方色彩,其特點主要是:多層邊框,幾何圖形內填入品類繁多的紋飾,結構嚴整而富于韻律,活潑多變而富于生活情趣。新疆地毯十分注意將同類色或對比色并置排列,在對比中充分顯示各種色彩的個性。新疆地毯原來以染毛線的染料上色,多為植物和礦物制成的天然染料。現在改用化學活性染料,色彩更為鮮艷,著色牢固,經火不褪。
關鍵字: 和田 圖案 維吾爾人 維吾爾族 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