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湖到伍須海-下
據說蓮花湖因湖中生有蓮花而得名,也叫合合海子。但現在,湖中已經沒有了蓮花
蓮花湖上空的云~~~
在蓮花湖畔,遇到一隊采蟲草歸來的藏民。
采蟲草和松茸,是藏民主要的收來源。
每年的3月到5月,是藏民上山采蟲草的季節。據了解,藏民上山采蟲草一般幾人人結伴上山。上山前殺頭豬帶上,再帶上些白菜等青菜,在山上一呆就是兩三個月。這應該比較辛苦,畢竟他們沒有什么所謂的gore-tex沖鋒衣褲和防水指標多少多少的帳篷。
瓦吉和尼瑪當然也把采蟲草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尼瑪說他一個采蟲草季節能采到2000-3000支蟲草。以3個月采到3000支計算的話,一月能采到1000支,一天采30多支。蟲草露出地面部分,就像一個花草的嫩芽,要采到30多支,那是相當滴辛苦。
我們遇到的這支采蟲草的隊伍中,藏民都比較熱情,見了面相互說“扎西德勒”或者“你好”。看樣子他們的收獲還是不錯的,心情很好
這部分的蓮花湖河道有較多的變化,所以風景更漂亮些
路邊遇到一個鳥窩,里面有三枚蛋。拍過照片,我們就離開了。尼瑪說,一定不能用手接觸鳥蛋。否則的話,鳥蛋上就有了人的氣息,蛇就會找過來把蛋吃掉。
這一路上,很少聽到鳥鳴,瓦吉和尼瑪也說不清這是什么鳥下的蛋。在從次日天池上面的懸崖上穿越時,我們聽到了兩只鳥在那鳴叫。瓦吉說那叫“崖牛”。似乎一公一母,公的鳴唱悠長,母的回應,很好聽~~
埡口前方的營地,比較寬闊、平坦。換句話說,也比較空曠。營地邊上,一條從雪山融化而下的河道奔涌而下,而不遠處的雪山,頂峰在天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無論是從營地還是從景致來講,這應該是個好地方。
但,我們到達營地不久,天就開始變臉。急忙拿出帳篷,剛扎好營不久,冰雹如驟雨般襲來。從沒見過這么急持續時間這么長的冰雹。同時,一道道閃電、一陣陣滾雷接踵而至。閃電一個比一個刺目,雷聲一個比一個近。
內心大懼!
我們沒做什么壞事啊。我們這一路挺尊重藏民的習俗啊。我們這一路挺尊重路邊的花花草草啊。我們這一路沒有什么不敬的言辭啊。
為什么呢?
這世上,有好多事情說不清的。萬般無奈之下,我想起有人說過,藏區的每一座雪山,都有一個山神,護佑著他(她)腳下的臣民。于是,我對著營地附近的那座雪山,一遍遍默默地祈禱過來。
很怪的,祈禱了不久,閃電少了,雷聲小了。感動啊。繼續祈禱!呵呵。終于,閃電沒了,雷聲沒了。只是冰雹還在繼續。做人要知足。冰雹下就下吧,只要別再電閃雷鳴就行。反正有帳篷。
雷電停了之后,我拉開帳門,撿起一個冰雹,一捏就碎了。看樣子,這樣的季節,即使到了這樣的海拔,溫度畢竟很難降下來。
落在帳篷邊上的冰雹,時間不長便融化成了雪。
給護佑我們的雪山拍一張
這樣的天氣,讓我很擔心。
昨天有隊友高反得厲害,到達營地后不久就吐了,后來冷得發抖。我以最快的速度燒開了水,讓隊友拿了過去,暖和暖和還可以,但高反仍是個問題。有隊友在自言自語:明天早晨我們下撤吧!
早晨鉆出帳篷后,面對這樣的天氣,我們在考慮一個共同的問題:下撤?不下撤?其實這個問題昨天晚上我就想了n遍了。真需要下撤,那也不能硬撐。在戶外,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需要下撤就下撤,不丟人。
但隊友表示,她能堅持下來。
于是,在等天氣好轉未果的情況下,我們繼續出發。
云霧繚繞,埡口的方向很模糊
從埡口下行不遠,驀然間,天池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天池,就這樣靜靜地存在著
看到天池后,繼續下行,不遠。在左側,一個海子羞羞地露出了半邊臉。水很淺,所以海子看上去是另一個顏色
從海子下撤的路上,看到了另一種光線和視角下的天池。真美~~~
次日一早,沿天池邊行進。近距離觀察天池,水很清,很美。
進入伍須海景區之后,看到的一個瀑布
伍須海到了
渴了,喝點冰清玉潔的圣湖水渾身通暢。餓了,吃點漫山遍野的中草藥強身壯陽。累了,對著云霧繚繞的雪山瞇上眼打個盹。晚上,躺在草坡上嗅著花香聽著蟲鳴看著繁星和小母牛談談理想談談人生~~~在這當頭小牦牛,也很幸福
連馬都可以長得這么帥
或者當頭豬,除了吃就是睡。
一天過去了,
又是無所事事的一天
完美無暇的一天~~~
關鍵字: 海子 蓮花湖 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