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藝術和涂鴉的對比
美丑,藝術和涂鴉的對比
在竹雕藝術品街的商店里,擺放著竹雕的羅漢,竹刻的壽星,有竹筒,竹筆,還有竹娃,竹鷹。凡是能雕刻出來的,他們都會施展各種手藝雕刻的栩栩如生。竹木雕源于竹木器,從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時代開始,到竹木雕藝術獨立發展并成熟的明清時代。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浮雕龍紋彩漆竹勺,日本正倉院藏傳世唐代留青竹刻“尺八”,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夏陵出土竹雕庭苑殘片,表明竹雕始終占據歷史生活的重要位置,可惜竹材不易保存,顯得過于零散而缺乏系統。明清兩代是竹雕藝術的高峰期,出現了嘉定派、金陵派等風格各異的竹雕流派,涌現出“嘉定三朱”、封氏三兄弟以及張希黃、方契、濮仲謙等眾多竹雕名家。明代的竹雕風格大多渾厚質樸、構圖飽滿,刀工深峻,而且線條鋼勁有力,圖案紋飾布滿器身。清代前期的竹雕制品帶有明代的遺風,但表現技法更為豐富多樣。竹雕是一種藝術,然而,在景區里,我們看見有的游客也學“趙根大”,竟然在竹林中施展才華。這些施展才華的游客有老到六七十歲,小到十余歲,有年輕的戀人,也有老年夫婦,刻在綠綠的竹上字無非是到此一游。其實,到此一游,照兩張照片留個影,足以能夠表達了。前段時間,有個姓趙的把雕刻技術發揮到臺灣去了,讓島上的同胞笑掉了牙。現在回想起來,是自個兒的旅游習慣不好,在內地旅游習慣了涂鴉,出了門那手兒老癢癢。蜀南竹海里的竹,有很多都被游客雕刻了,這里,我照了三兩張,讓大家把藝術品和涂鴉品比較比較,誰美誰丑,自然清楚了。
蜀南竹海 (40)
蜀南竹海 (41)
蜀南竹海 (42)
蜀南竹海 (43)
蜀南竹海 (44)
蜀南竹海 (45)
蜀南竹海 (46)
蜀南竹海 (47)
蜀南竹海 (48)
蜀南竹海 (49)
關鍵字: 正倉院 藝術品 蜀南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