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宋出兄弟狀元之處
訪北宋出兄弟狀元之處
第二天下午,我們去了古城對岸的白塔山和狀元洞、大佛寺。汽車可以開到白塔下。閬中白塔是一座風水塔,密檐式和樓閣式相結合,塔盤用石料砌成八邊形須彌座,塔身用青石砌成八邊形錐體,通身布上白灰,巧借崢嶸突兀的山勢屹立在閬中城東嘉陵江對岸東山之巔,是閬中的又一標志性建筑。閬中白塔建于明代,共十三層,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層,內六層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級供人登臨繞窗遠眺,環形觀攬閬中風物。 去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時十八分,汶川地震波及閬中古城,剎那間地動山搖,中天樓木柱被震波扭裂,白塔震裂一條長縫,一分鐘后,白塔在地震中攔腰震斷,震塌六層。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已經重新修復后的白塔了。登上白塔,可以鳥瞰閬中市全貌,新城古城盡收眼底。從白塔下山,可以順路逛狀元洞。閬中是中國狀元之鄉,從隋推行科舉考試以來,共考中四名狀元,一百一十六名進士,四百多名舉人。狀元洞主要景點有將相堂、狀元洞、捧硯亭、紫微亭、瑞蓮池、讀書巖石刻。北宋閬中人陳省華為避城市喧囂,將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安置在此讀書,故名讀書巖。后來堯叟、堯咨高中狀元,故名狀元洞。又因堯叟、堯佐官至宰相,堯咨善騎射,文武雙全,官至節度使,成為將軍,故又名將相堂。由于有御題“紫薇亭”,故又稱臺星巖。看到這兒,我又想起那位替高考兒子燒香求福的婦女,真應該帶高考兒子來狀元洞拜拜,看當年想出人頭地的人是如何發奮的。 出狀元洞下山,不遠處就是大佛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大像山摩崖造像。這尊釋迦坐佛,就天然石崖鑿造而成,高約十米,是四川十座大佛之一。佛像頭飾螺髻,腳踩蓮臺,袒胸露懷,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無畏狀,衣紋凸起,端莊慈祥。 大佛由三重檐樓遮護。據崖龕內壁刻記于唐元和四年的《東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記》說明,此佛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
閬中 (158)
閬中 (159)
閬中 (160)
閬中 (161)
閬中 (162)
閬中 (163)
閬中 (164)
閬中 (165)
閬中 (167)
閬中 (168)
閬中 (169)
關鍵字: 大佛寺 節度使 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