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背包客下四川(十二)神奇的九寨(上)
在成都休整了一周,目的是為四川之旅的最后一線—九寨與黃龍養精蓄銳,儲備體力。這是我們下四川的壓軸節目,所以更要游得快樂、玩得盡興,在最后時刻留下最美最深的印象。
從成都去九寨可從天上飛(至九黃機場)、亦可地上跑。我們選擇了后者。這段路程約480公里,坐大巴需要9—10個小時,是我們四川之游最長的一條線路,明知會比較辛苦,但想到一路都在美景中穿行便覺得吃苦也很值得。
6月11日晨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乘車前往九寨,車況不錯,心情更好,坐在第一排,觀賞沿途景色將多么愜意!但卻沒料到竟出師不利:先是行至都江堰以北地段,趕上了隧道維修,長長的車陣走走停停本就耽誤了不少時間,更有許多小轎車不斷加塞,使旅游大巴舉步維艱;剛走順了,一進汶川,又遇到山體滑坡,土石掩埋了公路,車“龍”只好在沙塵飛揚的狹窄便道上緩慢爬行,好不容易過了這段路,已接近中午。上了大路,車速快了起來,只見兩側的遠山漸漸向公路靠攏,進入山區,出現了一條大河——岷江。汽車沿江而行,江面越來越寬,最后變成了長型的湖泊:湖岸層巒疊嶂,湖面一橋飛架,影落水中,清波搖曳,景色美麗動人。汽車駛過高高的跨湖大橋,爬上陡險崎嶇的山路,伴著深谷中寬闊的岷江逆流而上。眼前的景象不斷變化著:山漸高,林漸密,谷漸深,路漸窄,景漸幽。一些路段崖壁陡峭且山體構造疏松,時有落石滾下。在幾處比較開闊的地段,路旁有一些小商店和飯館,不遠處還有私人收費的廁所(如廁一律五角)。這些都是旅游車的停車點。汽車行至一處平坦寬敞的地方停下來休息、吃飯,那里已經停著好些旅游車了。游客們圍觀路旁四、五頭角上系著紅綠綢帶的牦牛,它們形體矮小全身披著雪白的長毛,大而圓的黑眼睛泛著柔和的光,溫順地站在主人身旁,漂亮又可愛,大家爭相騎牛拍照,稍事休息后又前行了。
岷江
可愛的牦牛
天色眼看越來越暗,司機急著趕路提高了車速,但不久又突然停了下來。隔著車窗向前看,一輛接一輛的大巴泊成了長陣,原來是一輛很大的“灰狗”在前面那座山的轉彎處后輪掉進排水溝中動彈不得,把路擋了個嚴實。司機們紛紛下車走到前面出謀劃策,似乎沒什么效果;又打電話請來了交警,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路才被疏通!接著汽車駛上了山頂的森林帶再沿九曲彎蛇行而下。這時,除了車燈照在路上的光束外什么都看不見了。從清晨走到了天黑,怎么還不到啊?終于成片的燈光出現在遠方,焦急的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經過了幾處燈火輝煌的地段,我們乘坐的車總算進了汽車站。看看表,已是晚九時,車行整整十二個小時!
接受司機的建議住進了屬于同一交通公司的三星級賓館(就在停車場院內),可享受優惠價:120元/標間(含早餐)。賓館很大,設施不錯,服務也好。進了房間,急忙打開背包,拿出食品,先安撫騷動不安的肚子。行前網上許多人說,九寨吃飯難,食物也很貴,所以我們準備了方便面、面包、點心、醬菜、果醬、牛肉干、火腿腸、奶酪等等,背了一大包。其實就在剛到的這天晚上發揮了作用,因為景區外小飯館很多,賓館周圍就好幾家,看了看牌價也不是很貴。白白帶了這么多東西,總不能扔了吧,結果吃得人都沒了胃口!
吸取許多網友的經驗,要趕在旅行團之前進入景區,晨6時就在賓館吃過早飯,步行十分鐘到了景區大門。門前寬敞的廣場右側豎立著一方巨大的熒光屏,不斷切換著九寨風光的畫面;左側是一座漂亮的建筑——游客中心,一片片精美的綠地布局在中間,寬大而通透的景區大門就在廣場盡頭。我們在廣場右側的售票處買了門票(220元/人,60歲以上者減50元)及觀光車票(90元/人)。一張門票可使用兩次(欲二次進溝者在買票時需聲明,并就地拍照印在票上),但觀光車票還需再買。我們辦了二次進溝手續,兩人總共花了700元。
九寨溝景區處于一個y形的谷地中,一進大門的這條溝叫樹正溝長14公里,然后分為兩個岔道:左側是則查洼溝,右側為日則溝,溝長均為18公里。多數景點分布在樹正溝與日則溝內。
進入大門在內廣場上整齊地停著一排豪華大巴,游客隨上隨開。車體寬敞,內外潔凈,臺階低,游客上下方便安全;司機著裝整潔統一,每輛車上都配備了一位身穿藏族服裝的年輕漂亮、訓練有素的導游,一路為游人介紹景點、照應游人上下車。他們熱情大方,服務親切周到。與我們同車的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癱瘓老人,都是導游幫老人的晚輩抬上抬下。目睹了這位老者彎曲變形的雙手、聽到他含混不清的語音,不由心生感動:老病至此還有興致到遙遠的九寨一游,讓我們對老人及其晚輩肅然起敬!這也表明了九寨不愧為五星級景區,人們對它的美景如此向往、對它的設施與服務又是如此地信任!
我們在日則溝的終點——原始森林景區下車,自上而下地游覽。這時,陰云密布,天色灰暗,小雨時斷時續,游人很少。我們穿著雨衣,撐著傘在林中的木棧道上漫步,一抬頭就看見那座矗立于林木之上的劍巖,似一把直指蒼穹的“長劍”在涌動的濃云中時隱時現。云雨中的原始森林幽深清凈,空氣新鮮濕潤,松濤陣陣;道旁的花草樹木在細雨的滋潤下出落得愈發鮮艷俏麗了,紅樺的樹皮泛出明麗的紅光;鳥兒們在林間自在地啼囀、飛旋,清淺的溪水淙淙流下……要說景色似乎沒有非凡奇特的地方,可當這一切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有的恬靜幽雅的氛圍時,感覺真是美妙極了!我們在雨中流連、徜徉,不乘觀光車步行走下去。于是一個接一個的海子、瀑布、灘流依次出現在眼前……目之所及全是美景!雖然都以水景為主題,可景點所呈現出的美態卻各不相同。我們欣賞著、拍攝著,為它們的瑰麗及豐富多彩不由自主地贊嘆著。陰雨天觀景都能讓人這般愉悅盡興,晴天呢?
我們一直期盼著游九寨的兩天能一雨一晴,當然也明白這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事。可是蒼天盛意竟賜給了我們這樣的機緣:第一天在煙雨蒙蒙中觀覽了云霧繚繞的山水景象,雨中九寨景象的形無定姿、朦朧變化之美使我們大開眼界,如置身于神秘虛幻的境界;曾讀過的古詩詞中的佳句“山色空濛雨亦奇”、“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至此才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云來”“云去”都不想放過。第二天雨后放晴,又是另一番風光:碧空如洗,樹木草地青翠欲滴。于是我們起得更早,先于旅游團兩個多小時進入景區,幾乎又游了個遍,飽覽了“水光瀲滟”的勝境,陽光下的湖水藍綠黃白,炫人眼目!經過兩天的親密相處,感受到九寨是那樣的卓而不群,不論是晴姿還是雨態,都美得讓人心醉!
九寨溝景區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美,沒有亭臺樓閣與其它人為的干擾。它的原始森林、山和水以及那些沉在水底的、浮在水面上的枯木,連同生長在枯木上的花花草草,都是那么自然天成、賞心悅目。
水景當然是主角,就說說對九寨水的感受吧。第一次看到九寨水,最讓我驚嘆的是它的水質怎么那樣純凈、透明?連沉在水中十米以下的木頭、石塊都看得一清二楚,即使雨天也還是一樣地澄澈見底!其次是九寨水怎么那樣潤澤?映入眼簾的遠不是一般水的那種視覺感,而像極其細膩光滑的綢緞,柔滑得讓人想輕輕撫摸。九寨水的顏色也很獨特,多為碧藍色,據說是受水中所含碳酸鈣和水底沉積物的影響;四周的山林花草、木橋棧道、藍天白云投影到湖中,一起把湖面渲染得五光十色,鮮亮無比,似一幅幅美艷的風景油畫。
所謂“九寨歸來不看水”不知是否夸張,但它的水景類型之多、景觀之美真是無與倫比!它有泉有溪,有河有灘,有池有澗,還有更為壯觀的海子與瀑布,而且形姿個個非同一般。
色彩斑斕的眾多海子(湖)是景區的主體,一百多個大小海子被河流串連起來分布在各個溝中。大而寬闊者如長海、犀牛海,最袖珍的五彩池僅像一個小水池;還有由幾十個小海子群聚組成的樹正群海。由于各個海子的大小及周圍環境不盡相同,因而景觀也各有特點:如長海水深達百米,它那深深的海藍色使人迷戀;鏡海平如明鏡,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比實物還清晰、漂亮;五花海以絢麗多彩見長,犀牛海以景觀豐富、色彩多變引人入勝;五彩池雖小,卻像一塊集中了五顏六色的調色板……,大多數海子中都有枯木落葉,但它們沒有讓湖水混濁,卻使湖景更加自然、更富有詩情畫意。清凌凌的湖水中,可見枯枝在細波中微微顫動;水面漂浮的朽木上長滿了雜花野草,小樹苗在茁壯生長,使人不由禮贊生命的力量如此頑強!九寨的海子幾乎擁有形成美湖的所有要素,而且這些要素又是獨一無二的,因而創造出了如此超群絕倫的湖景。
藍寶石般的長海
絢麗多姿的五花海
九寨的瀑布也堪稱一絕,絕在它們的數量多——不大的景區中竟有17個瀑布群,還絕在它們的體量大——多數都在50米以上。諾日朗瀑布寬達300米,落差20米;珍珠灘瀑布寬200米,落差達40米!且多為上灘下瀑,水流有的從林中涌出,有的如自天而降。上百條瀑流橫向一字排開從崖頂驟然跌落,氣勢洶涌,濤聲震天;寬闊的水簾在幽暗崖壁的襯托下愈發潔白晶瑩。還有些瀑流被高低錯落的山石或承接或阻隔,創造了更為豐富多樣的形態,及至一瀑百態。
九寨有許多灘,它們可不是一般常見的泥沙石灘,都是鈣華灘。其灘底因已鈣化而十分穩定,不會污染水體卻能讓植物茂盛生長,很神奇吧!例如樹正溝的盆景灘就是一處寬過百米的鈣華灘,灘面坡度平緩,視野開闊,清淺的水在灘上流淌,漣漪輕泛,琤琤作響。水流中生長著許多形姿各異的矮化樹木,宛若園林師精心培育的盆景。再如日則溝的珍珠灘——巨大的扇形鈣華灘,寬闊的水流從傾斜的高低不平的灘底流過磨擦濺起無數水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光華,仿佛歡跳著的萬千珠玉,美妙極了!而當水流繞石而過,又會拉出一條條水花,如千百條珍珠鏈一行行、一片片歡舞著順流而下。整個灘面玉濺珠流,讓人眼花繚亂!
關鍵字: 九寨溝 原始森林 日則溝 樹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