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峨眉山
峨眉山,對于我是一個念念不忘地地方。二十二年前的七月,父母曾帶著我步行了兩天,最終卻只抵達了洗象池——只因那時聽下山的游客說金頂正在飄雪,而我們只穿著短袖涼鞋……
22年來,我依稀還記得那兒有良好地植被,潺潺地溪水,蠻橫地山猴和美麗壯觀地云海。帶著未完成的心愿,我再次踏上了去往峨眉山的旅途。
3月13日下午4點半,在經過了3.5小時的飛機,3小時的長途車顛簸之后,終于來到了峨眉山市區。此時的我,“五臟廟”已經開始有些打鼓,于是打車到了白龍南路,隨便找了一家酒店,放下行李,便直奔好吃街而去。來到好吃街,給人的第一感覺有些像大排檔。不過東東著實不少:斑鳩、野雞、不知名的魚、野菜;做法也很多:燒烤、清燉、干炒,當地人也基本上都會根據客人的口味少放或不放辣。其實,剛來到這里,每一樣食物都感到很新奇。后來,在好吃街最中間的一家飯館坐下,店主推薦了幾道小菜,大都是斑鳩、野雞之類的,看著籠子里的野生動物,想到活生生地性命就要被扼殺在我的手下,實在有些不忍。于是,就點了兩個野菜和一碗菌菇湯用以果腹(80元)。
我是一個愛瞎晃悠的人,吃完晚飯后,便忍不住來到旁邊的峨眉大廈,走進去發覺里面還真現代化——什么都有,樓上甚至還有一個大賣場!大廈對面的“迷你步行街”還有很多藥房、水果攤、雜貨攤……,真是“麻雀雖小,五臟具全”,峨眉山看來早已不是我從前來過的那個荒涼的地方了,真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3月14日一早,隨手攔下了輛出租車趕到峨眉山景區(10元)。在景區的客運大廳購買了峨眉山門票(120元)和景區內車票(70元)。不知是從何時起,所有乘車上山的游客必須購買往返票,并且只要是去往雷洞坪的游客,無論是從報國寺上車還是從萬年寺上車,票價一律為70元,上山行車時間約為2個小時。到達雷洞坪后需步行約1.5公里左右才能乘坐索道。途中15元買了冰爪一副,果然很有用哦!由于冰爪不能穿進索道,所以在索道口脫下它們花了我近10分鐘。索道約半小時一輛,行駛時間3分鐘,一輛索道車可以容納很多人,座位卻很少,我有幸坐在了最好的一個座位,只可惜看到的除了霧氣還是霧氣。
總算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金頂,天很清藍,遂辦完入住放下行李,往金頂大佛而去。路遇一峨眉山俗家弟子,誠懇而善意地講解著關于此處地每一個故事。也正是他告訴了我觀看日出的最佳地點是在山頂大雄寶殿后的看臺上,而日落觀看的最佳地點是在美食林斜對面的看臺上,并且這些地方都是看云海的絕佳之處…
14:50突然決定不坐索道,下山走走。從金頂一路沿途經過七里坡,走在無人的樹林之中,道路兩旁的積雪和階梯上的寒冰與我一路為伴,突然感覺自己遠離了都市的喧囂,選離了世間的煩鬧,仿佛來到了仙境一般。就這樣行進了約2個小時,總算來到了索道上行的始發地,看看時間不早,便又乘坐索道返回住處。
為了看到日出和云海,我選擇了在金頂住宿兩晚。雖然看來這是一個不怎么明智的選擇,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還是這么做了。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天色依然漆黑,我便離開住處,前往在金頂的日出觀景臺。天,飄著細細地水珠,分不出是雨水還是霧氣。獨自走在寂靜而黑暗地山間,腦中頓時透出“荒涼”二字。也許此行不是時間,也許沒有緣分,日出、云海、佛光最終還是一個都沒見到。
天一亮,決定將高山區沒有走到的路繼續走完。坐上索道,回到了昨日步行的終點。一路走到雷洞坪,然后向洗象池進發。山路越發難走,積雪有的深達膝蓋,還不時有警示牌告知已進入猴區,心里又開始抑制不住地有些后怕。但是路還是在走,途中也遇見三五熱情地旅友指點著前方的路況,有的甚至還要將自己的手杖贈之,以助行路。雖然最后未收,但心中卻充滿感激!最后由于時間的原因,在距離洗象池還有5分鐘路程時,我還是折回了——為了去萬年寺一品那兒有名的素齋。
由于當晚依然住金頂,因此游覽完萬年寺只得再匆匆坐車回來,但時間已然很緊,最晚的索道是晚上6點結束,而4點10分的時候接我們上山的車還堵在山下,心中早已作好了爬七里坡上金頂的準備。好容易上了車,卻在零公里被查票的工作人員告知:“峨眉山門票可以兩天進出山門,但只能一次上金頂。”最后,念在天色已晚,總算放了一馬,好險吶!車上,結識了一對老夫婦,已是出外游玩的第48天,一路從云南、貴州游覽過來,計劃當晚步行上金頂。后來得知他們沒有帶手電,于是將自己身邊僅有的一個送給了他們。然而,自己的心里卻在暗自擔心,沒有了手電,萬一又趕不上索道,連步行上山的希望都渺茫!謝天謝地,17:27分的時候,車子穩穩地停在了雷洞坪停車場!我不顧一切地沖下車去,飛奔上山。沒有想到原本走45分鐘的路程,這次居然才15分鐘就到了!此時已經顧不得多想什么,沖進大廳買票,然后幸福地登上了當天最后一班索道。索道駛離地剎那,大廳的燈已全部暗下,此時仍能聽到的只有自己依然急促地呼吸聲……
第三天,雨越下越大。看看沒有日出和云海的蹤影,便早早地下了山。山下全然是另一番景象,陽光明媚,全然一番初夏的感覺。我依然是先將自己的大小包袱丟到酒店的房間,順著山路依次游覽了報國寺、伏虎寺和蘿峰庵。給我印象最深地是蘿峰庵。很小的一個廟,庵前庵后最多的就是塔林。只有一間供奉佛像的殿堂,其余地看起來就是尼姑們休息的地方,用著一塊破布簾子隔開,條件極為簡陋。樓臺上曬著整排整排地蘿卜干,可想而知她們生活的艱辛了。
再游峨眉山有驚喜也有失望,只求一切隨緣而已......
關鍵字: 七里坡 峨眉山 報國寺 觀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