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靜謐秀美的高原江南
巴塘是四川進入西藏之前的最后一個縣城,低海拔的民族文化交融聚集地,盛產水果、有“高原江南”之稱。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網絡上傳說已久的措普溝小海子,看到了清澈的巴楚河怎樣在大峽谷之間混入渾濁的金沙江,看到了高原上神奇的扎諾溶洞……
被譽為“下一個九寨”的措普溝從來就不缺少美景,然而我們在措普溝尋找的是網絡上一直沒有看到真面目的三個小海子:曾措、康珠拉措和志瑪擁措。三個小海子像三顆珍珠一樣,散落在措普湖旁邊的森林中,雖然出名卻因為隱蔽在叢林之中而很少有人問津。但是既然措普溝被冠以“下一站仙境”等美名,那么找到這些珍珠,讓它們串起措普溝水資源的美景,才能使措普的“仙境”美譽名副其實。
海子 溫柔的水光瀲滟
經過熱坑溫泉地帶之后1個多小時的車程,馳騁越過章德草原,措普湖的美景一覽無余。鑲嵌在呈現出“華山”地貌的扎金甲博山峰之下,一塊碧藍的措普湖跟支離破碎的山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當然,對于我們來說,雖然迷人,但是早已聞名的措普湖并不是此行的重點。
沿著措普湖我們走進當地人轉湖的小道。參天的古木林頓時讓小徑的味道變得不一樣起來,樹木之間飄揚的經幡色彩豐富,為層層的翠綠色增添了更多跳躍的元素。在一條分岔路上,我們在陳鄉長的帶領下走向了第一個小海子曾措,幾經叢林中的穿行,一抹開闊的藍色頓時讓人眼睛一亮。曾措的意思是“許愿湖”,而在這里,“許愿”的意思跟我們平日的理解則有所不同,是當地人在一些事情和問題認識上發生分歧的時候,兩人就會跑到湖邊“對湖發誓”,頗有點兒“讓老天作證” 的發誓意味。圍繞在冷杉林之中,你會驚訝這一汪碧波緣何而來,而我更愿意將曾措看作是措普湖的微縮版本。雖然曾措的湖面、水的深淺大不相同,但開闊的感覺卻是如此之相似。
在繞過措普寺之后,轉湖回程的道路上則可以前往兩個網絡上名氣更加響亮的姊妹湖康珠拉措和志瑪擁措,雖然人們一直難見這兩個小海子的圖片。相比于曾措,康珠拉措和志瑪擁措的藍色看上去更像是印象中海水的藍,但是湖底像游魚一般的片狀石頭和形狀各異的黑石更讓人覺得湖的神奇。傳說康珠拉措和志瑪擁措是一對戀人,因為世俗和家人對兩人間真情的反對,戀情成為了一出悲劇。在男子被害之后,以淚洗面的女子也追隨他而去,都化作了這碧藍的湖泊,終日在措普溝茂密的森林中長相廝守。兩個小海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湖中都有一株生長在石頭上的小樹,這種類似于攝影藝術中小品的點綴,立刻讓湖景變得生動不已。志瑪擁措里還有兩根潔白的枯木,與蔚藍色的湖水相映成趣,這幅熟悉的場景更讓人想起了九寨溝的海子。但是,與黃色的濕地、清幽的藤類植物、翠綠的冷杉牽手在一起,這里的海子更溫柔。
站在這樣的海子邊的時候,什么都不需要想,只需靜靜地坐在草甸上,或是湖邊的石頭上,攤開一本書,就著陽光,就可以度過一整天的時間。
峽谷 金沙江上驚險溜索
金沙江大峽谷是我們在巴塘去往的最后一站,金沙江成為了川藏的分界線,而新修的金沙江大橋上也立著分界的牌子。歷時10多天的川藏線四川段游歷,我們將用金沙江大峽谷的風光為此畫上句號。
從巴塘縣城繼續沿318國道往西藏方向走,沿路一直都是河谷風光。不同的是,先看到的是從水色清澈的巴楚河,而最終它將匯入泥沙滾滾的金沙江中。在兩江會合的交界處,巴楚河的碧綠色與金沙江的泥黃色形成鮮明對比,在江中心劃出一道清晰的界線。而據巴塘縣文化旅游局局長絨布介紹,金沙江大峽谷兩岸部分村落的居民至今還保持著走婚的習俗,而在兩岸行走的工具要么是船只,還有的居然靠著有些地段貫通兩岸的繩索。一邊高,一邊低,人甚至牲畜等都靠繩索滑過去。望著對岸山坡上清新亮麗的民居,再看看江中奔騰的河水,我們不禁膽戰心驚地揣測著,如果有人從這樣磅礴寬闊的江面上吊繩滑過是多么讓人吃驚的景象。
不過金沙江大橋,繼續沿著欣賞金沙江河谷風景的道路往下走,不久便可以到達竹巴龍自然保護區,然后便是蘇洼龍鄉,扎諾溶洞就在蘇洼龍鄉境內的一座山上。在高海拔地區能夠發現溶洞的確是一件比較稀奇的事情。溶洞的入口在一座光禿禿的小山頂上,我們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找到了進口。洞內的鐘乳石與很多溶洞的景色無異。經過地質變化形成了神態各異的人物、動物模樣,讓人覺得栩栩如生。洞內溫度也相當低,一瓶經過驕陽炙烤過的礦泉水拿進洞后不久就變得冰涼。但是我們走了100米左右就不敢繼續往里走了,據說一般人活動范圍也是100米左右,沒有人再敢繼續探索深不見底的洞內還有什么新天地。
溫泉 一“喊”就噴涌
大家有句玩笑話是“措普溝的生態環境基本靠‘喊’”,因為在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溝里面,“喊魚”和“喊羊”等現象早已聞名,都是由人給高原湖泊的魚、野生盤羊等動物喂食,而我們這一天經過措拉和茶洛鄉之后首先看到的卻是一口“喊泉”。據茶洛鄉副鄉長陳勇介紹,這口喊泉也是當地村民在轉悠措普溝口地熱地質公園的時候發現的。漫天水蒸氣的熱坑溫泉地帶早已經成為了省級地質公園,我們走過小橋,順著彌漫著強烈硫磺味的巖壁向上爬。由于溫泉和地質活動頻繁,大凡裸露著沒有植被的巖壁、巖石都呈現出淡黃色或者乳白色,而且巖石都有溫度,部分石頭的溫度還不低。手一觸摸到以后,會讓人條件反射地彈起來:“有點兒燙哦!”
這個隱藏在一塊大石頭旁邊的“喊泉”,位于地面的洞口并不大,直徑7、8厘米,整個出水口呈漏斗型,邊上泛黃的石壁顯示硫磺等礦物質含量相當高。而更神奇的事情無疑是在大家“引誘喊泉”之后。我跟陳鄉長分別對著洞口發出不同的聲音,我使出吃奶的勁大聲喊叫,而陳鄉長則是吹口哨。很短的時間里,洞內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音,就像有風呼嘯而過一般,也像有火車駛來。陳勇提醒“趕快避開”,果然短短幾秒鐘時間,從洞口像火山噴發一般噴出一大股泉水,大約1米多高,而持續時間則有10多秒鐘。據介紹,噴出的溫泉水溫相當高,甚至有的在100度左右。而我們雖然遠離“噴口”,即使有點兒星星點點的水滴濺在身上也覺得有些滾燙。
帖士:
向導:
措普溝屬于正在開發景區,成熟景點不需要向導,想看小海子需要請當地人指引;金沙江大峽谷無需向導,而扎諾溶洞位于山頂需要向導帶路。
交通:
318國道巴塘段路況相當好,系竣工不久的新水泥柏油路路面,從海子山經巴塘至竹巴龍均為良好的路況,但是道路全路段彎道較多而且限速,請注意行車速度。從318國道分道進入措普溝的道路狀況十分一般,屬于沙石路面,但是道路顛簸且有時需要涉水,因此底盤較低的車輛不適宜進入,景區道路的修路工作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從理塘前往巴塘縣路途中無加油站點,措普溝也沒有,只有抵達縣城才有加油站,各標號汽油基本齊全。
食宿:
巴塘縣縣城海拔不高,2000多米使得縣城有“高原江南”的美譽。巴塘也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盛產石榴、核桃、西瓜等等。當地的美食有團結包子、長壽面、野生菌湯等。團結包子一個包子就是一籠,餡兒為土豆片、牛肉、青椒等等,面筋勁道,味道鮮美。而長壽面同樣是如此,巴塘的面食在藏區十分出名,部分做法似乎與北方面食類似。巴塘縣城住宿條件良好,條件最好的為雪域扎西、迎賓樓等幾個賓館,而其他招待所和賓館也比較多。措普溝景區的措拉鄉、茶洛鄉均屬于民居接待范疇,接待能力一般,而措拉鄉之前318國道分岔口附近卻有不少招待所。
通訊:
離開318國道進入措普溝大約三分之一路程左右都有手機信號,而剩下三分之二路程以及措普湖均無手機信號,但據介紹很快景區內將架設包括小靈通在內的信號基站。在金沙江大峽谷過竹巴龍自然保護區之后不久手機就無信號了。
門票:
措普溝景區有暫行的景區管理費;金沙江大峽谷與扎諾溶洞均無門票費用。
其他景點:
措拉柯、海子山姊妹湖、格木
其他:
巴塘只有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縣內有銀聯標志的atm取款機,可以使用銀聯卡提取現金。
關鍵字: 大峽谷 小海子 巴塘縣 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