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自然風光旅游”、“民族風情旅游”之勝地
七曲山大廟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建筑輝宏。遠近聞名的七曲山大廟,便座落在梓城北九公里處的七曲山,山上廟宇莊嚴,古柏森森,是游客探幽訪勝的好去處。
七曲山大廟始建于晉,是當地百姓為紀念晉代張亞子而立的“亞子祠”,元初,張亞子被封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宮”,后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形成了一組結構宏偉、體系完整的古跡建筑群,整個大廟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為文昌宮和關帝廟的總稱,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筑群所組成。
七曲山大廟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筑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大廟在布局上,依山造勢,顯得極其宏偉壯觀,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既為祭祀圣地,又是風景名勝區。
行知提示:從成都到梓潼七曲山大廟,在成都昭覺寺汽車總站每日8:30-16:00每小時一班,大巴車型,票價30元,3小時到達。
位于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場李白故里、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距綿陽市40公里。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于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場(今屬四川江油),25歲離蜀,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場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遷祠內。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隴西院、太白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
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 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紀念館側面建有紀念著名武術家海燈法師所開的武館——海燈武館,館內陳列了海燈法師一生的事跡。
行知提示:
1、交通:從成都到江油太白紀念館、竇團山,在成都昭覺寺汽車總站,每日8:00-19:00每15分鐘一班,豪華大巴運載,票價34元,2.5小時到達。
2、門票:李白紀念館5元
梓州杜甫草堂座落在縣城西門外牛頭山巔。唐代大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于公元762年在梓州居住了一年零八個月,后人因此建草堂為懷念。
竇耑山在江油市北武都鎮對面7公里處。三峰拔地而起,平地高出數十丈,險峻難攀,兩條鐵索橫空相連,不禁有“懸空飛渡鐵索寒”之感。
峰頂各有一古寺,名東岳、 竇真、魯班, 峰下去巖寺負隅臨巖。珍藏的寧代巨型木作轉輪經藏(即飛天藏、星辰車),是我國最大最好的宋代星辰車。
富樂山為綿州第一名山,林木蒼翠,古道連綿,原為東山。相傳漢代仙人李意期曾在此處修煉。富樂山名源于三國時期。據史載: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益州牧劉漳在此山迎候。劉備望見富庶的西川,飲酒甚歡,嘆曰:“富哉,今日之樂乎!”從此更名為富樂山。
富樂山溪壑清幽、竹修林茂,歷代文人雅士多喜游覽。宋陸游、清李調元等都曾留下詩文。山上富樂寺建于宋代,存有大量的碑碣、巖刻、詩詞、造像等,素有“川西北書法藝術寶庫”之稱。與之相鄰為抗日名將宋哲元墓。
綿陽市位于成都平原北部,涪江上游之濱,是“三國旅游”、“文學藝術旅游、自然風光旅游”、“民族風情旅游”之勝地。
關鍵字: 七曲山 昭覺寺 紀念館 自然風光